立德铸魂,多元赋能,构建立体式“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来源:东方网
2025-02-25 17:06:59
分享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入挖掘理工精神新时代内涵,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顶层设计,聚焦课程融合、实践创新、管理协同和社会服务,着力构建立体式“大思政”育人共同体,推动育人与产教融合深度协同,努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研创型人才。

一、坚持立德铸魂,打造“双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打造“1258”党建工作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双卓越”(卓越思想道德素质、卓越专业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八维八行八同”新范式,形成治理同步机制。确立融合理念,实施组织设置“优化行动”,做到思想同一。完善融合机制,实施党建引领“增效行动”,做到治理同步。健全完善《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生命科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生命科学学院领导干部联络高层次人才制度》等制度体系,形成班子职责明晰,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高效融合机制。

二、深化产教协同,构建服务国家实践育人路径。

将管理理念融入大思政格局,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教师成长体系提升能力。围绕“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利用AI技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构建固本培研工作体系,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实境课堂等项目,引导教师学思践悟。坚持以文化人,打造学院景观文化展现育人价值,建设校友墙,在楼宇内为学生提供学习休息便利,成为思政工作的注脚。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创建“实验室+田野调查+产业基地”三维实践平台,联合荣昌制药、绿叶制药等企业设立“生命责任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病毒检测试剂研发、濒危物种保育等真实场景中体悟科技报国使命。联合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市疾控中心等单位成立“蓝色生命共同体联盟”,组织学生参与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生物资源普查等国家战略项目,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深化家国情怀,发起黄河流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共同体,联合沿黄9省高校,探索服务国家战略的育人路径。

三、聚力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学院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教师梯队建设,实施“学风建设提升工程”,强化考研指导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青年教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四级成长体系,多途径提升教学、实践、科研、服务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的成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培养,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感悟等传递给学生,形成一种协同育人的潜在模式。制定班主任与辅导员协同机制,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职责,聚焦学生安全、就业、科研能力培养等难点,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注重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在基础课程方面,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四、统筹发展安全,打造良好发展生态。

构建校园安全长效化机制,践行“师生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物态文化”为框架,通过“宣传动员→全面实施→总结巩固”三阶段推进,最终形成师生行为习惯化、安全管理智能化的长效模式,打造生科平安阵地。

建院40年来,学院坚持一融双高、五位一体,全域联动,努力培养双卓越(卓越思想道德素质、卓越专业素质)一流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上万名本专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涌现出众多优秀生物学科科研教育工作者,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校友逾千人,形成“鲁大生科现象”。2024年学院通过服务黄河战略、举办建院40周年庆典凝聚校友力量,提高学院在地方的服务能力,进而提升社会影响力。(张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