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友农”这一年:品牌强农的深汕实践

来源:东方网
2025-02-07 16:50:47
分享

春节临近,“深汕友农”小程序商城迎来了订单高峰,生态大米、羊肚菌、牛肉丸等多款产品热销,几近售罄。这个承载着深汕农业希望的区域公用品牌,在2025年的年货市场上大放异彩,让参与品牌打造的深汕本土企业和上游农户喜笑颜开。

从昔日的各自为战到如今的品牌集结,从深汕一隅走向大湾区,乃至网销全国,“深汕友农”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品牌强农的新篇章。

这一年,“深汕友农”品牌农产品成功出圈。

擘画新篇,多方合力凝练金字招牌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片依山傍海的热土,拥有着肥沃的土地、叠翠的山峰和绵长的海岸线,孕育出了鸭脚木蜜、生态大米、莲花山茶、鲘门海鲜等一系列优质农产品。然而,过去这里虽有“实”却无“名”,本土企业品牌的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气候,深汕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

2023年,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高速发展,农业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和海洋渔业局携手南方农村报,正式启动了深汕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将农业品牌发展作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

深汕特别合作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品牌的创建,是深汕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和海洋渔业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林兵在首批产品遴选会上表示:“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我们将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助力企业依靠品牌影响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聚合更多生产要素,让农民和企业分享更多的溢价收益。”同时,他也强调,“深汕友农”品牌的创立,将有助于壮大一批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深汕友农”首次产品遴选会。

广东省品牌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姜百臣指出:“在当今消费市场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深汕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有利于整合资源,提升深汕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品牌创建并非一蹴而就。从制定区域公用品牌战略体系、设计品牌符号构建传播体系,到建立品牌管理机制和运营指南,中山大学商学院周延风教授团队全程深度参与、出谋划策。团队对深汕管理者、农产品经营者、农民等进行了深度访谈,挖掘了深汕农产品的特征和差异化要素;同时,对城市消费者关于品牌的认知、定位、差异化策略进行了调研,最终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品牌建设体系。

“深汕友农”品牌农产品LOGO。

有了详实科学的理论支撑,深汕品牌建设工作全面铺开。面向全社会征集品牌名及口号,最终确定了“深汕友农”和“深农有礼,汕品好味”的口号,并推出了“友农伯伯”IP形象;面向深汕全区开展产品遴选,在近百款产品中优选了38款代表产品入选“深汕友农”产品名单;面向全国发布“寻味深汕”深调研系列宣传报道和农文旅路线,打响了深汕好产品宣传的第一枪。品牌创建一路走来,“深汕友农”内涵日益丰富,市场知名度、美誉度逐渐提升。

农产品品牌,绝非简单标识,而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战略制高点,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深汕友农”品牌的创立,是深汕农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承载着深汕农业产业升级的厚望,凝聚着多方力量的智慧与努力。它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劳有所得;还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转型。

“友农伯伯”IP形象表情包。

品牌开路,深汕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

“这款牛肉丸既筋道又爆汁,最适合下火锅了。”“来袋菌菇,正好用来搭配汤底!”在不久前深圳华润万家超市举办的“深汕友农”品牌农产品进商超活动上,种类多样、品质出众的深汕农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情追捧。这是“深汕友农”首次进入深圳主流商超市场,也是其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

“深汕友农”品牌农产品进商超活动现场,人气爆棚。

事实上,早在2024年9月举办的“深汕友农”品牌电商产地直播活动中,“深汕友农”系列产品的人气就已经接受了市场的考验。直播间观看人数超过300万,多款农产品线上售罄,这是“深汕友农”品牌首次“触电”取得的辉煌战绩。

除了直播渠道外,消费者还可以在全新上线的“深汕友农”小程序上购买农产品,享受“即时下单、产地直发”的便捷购物体验。小程序商城上架的农产品产地覆盖深汕4个镇,平台在做好品控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惠。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深汕友农”品牌电商产地直播现场。

在“深汕友农”品牌诞生之前,由于农业产业未成规模、电商运营主体数量较少等原因,深汕的农产品在互联网上鲜有身影。如今,随着“深汕友农”品牌的创建和推广,深汕农产品正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电商产地直播活动结束后,深汕本地主播丁旭表示:“和主播们的切磋、互动收获满满,接下来会持续关注‘深汕友农’,把更多农产品好物推荐出去!”

为了培育电商行业氛围、提升从业人员的电商意识和技能水平,深汕特别合作区还举办了专业的直播培训和营销战略讲座。来自中大、华农、广财等多位深耕农业产业、农产品营销等领域的高校教授齐聚深汕,为当地近50名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精彩的授课。讲座内容涵盖了线上营销、直播带货、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深汕农业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深汕友农”区域公用品牌营销专题培训。

作为一个新生的区域公用品牌,“深汕友农”展现出了年轻与活力。2024年,地铁“深汕友农”品牌专列、“深汕友农”品牌公交在广州先后发车,完成了在大湾区城市的首次公开亮相;以品牌IP形象为基调打造的“友农伯伯”微信表情包一经推出便实现了“病毒式”传播,推动了品牌形象的更加深入人心。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深汕友农”品牌的知名度,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深汕的农文旅资源。

image.png

“深汕友农”品牌公交亮相广州街头。

全链带动,引领深汕农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创建有效聚合了深汕优质的农业产业资源,形成了推向“大市场”的合力。家乡味(深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倪尼深有体会地说:“通过推广‘深汕友农’产品矩阵,我们的曝光量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今,家乡味的消费帮扶产品受到了深圳企事业单位的关注,主要得益于‘深汕友农’品牌的背书。”

“深汕友农”系列产品包装,极具辨识度。

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了生产的繁忙。鹅埠镇下北村蘑菇种植基地生产的多款产品已入选“深汕友农”区域公用品牌名录。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该基地进行了改造升级,实现了旺季日产量从400斤到1000斤的提升。基地负责人彭帷特介绍道:“我们的秘诀就是智慧农业系统。利用自动通风、自动喷淋、自动制冷等装置,对温度及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控,营造一个更适合蘑菇生长的环境。”目前,下北村已建成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大棚种植基地,借助“深汕友农”品牌推广活动的东风,销售市场已从深汕走向大湾区。

深汕的菌菇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

据了解,2025年,“深汕友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将持续发力,在线上线下两端同时发力。计划举办系列农产品推广活动,在省内外农业博览会设立专区展位,搭建产销双方的精准对接平台;瞄准大湾区市场,为广大消费者整合更多优质农产品,并采取多样化、新颖化的曝光形式,进一步提升“深汕友农”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保持与主流媒体的积极联动,深入挖掘更多“深汕友农”品牌的发展故事。

林兵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不断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推动“深汕友农”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还将加大对农业从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电商意识和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增收致富。

image.png

“深汕友农”地铁专列,增强了品牌农产品在大湾区的曝光度。

凭借创新的举措和资源的整合,“深汕友农”正引领着深汕地区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助力优质农产品走进湾区、走向全国。在广东全面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下,“深汕友农”的发展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它不仅为深汕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其他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期待,“深汕友农”品牌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深汕农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