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州市无棣县水湾镇持续聚焦“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创建工作,立足区域规划,强化要素保障,在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据悉,衔接推进区位于水湾镇南部,村域面积13.4平方公里,惠及12个村,2136户6160人。衔接推进区内以冬枣产业为主导产业,水湾镇10万亩耕地,枣园面积4.98万亩,被誉为“中国枣乡第一镇”。同时该镇还是苇帘产业的主产区,有全国最大的苇帘交易市场,年产值达3.2亿元,辐射带动46个村1万余人年均增收7000元,苇帘产品出口荷兰、丹麦、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苇帘加工出口基地。
衔接推进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水湾镇确定了“一核一带三区”(一核即乡村振兴示范核;一带即高效农业体验带;三区即产村融合先导区、宜居宜业发展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整体规划,总投资1.3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4000万元,涵盖36个项目,建设步伐有力,成果丰硕,经验做法先后获市委、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核心区:为进一步提升衔接推进区的内涵和外延,水湾镇以东吴家庙广场及周边5个村1867人,为核心规划打造“一带三区”(一带:滨河景观带,三区:服务集散区、枣梦工厂区、研学拓展区)的“枣先一步”核心区。水系横穿核心区,枣林茂盛、环境优美、生态本底优渥,核心区定位特色产业型与城郊融合型农文旅休闲片区,采取“乡村振兴合伙人”运营模式,五村中心、四面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餐饮等农旅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乡村产业--枣致富。投资470万元的冬枣高标准种植园项目(包含1个冬枣仓储物流园、1个冬枣育种温室棚、10个高效冬枣大棚)、 投资1077万元的面食加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施“三品提升”工程,推广崔桥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冬枣大棚2300余个、4500余亩,年产冬枣、婆枣等鲜食枣果1.5亿斤,年产值7.5亿元。
乡村建设--枣幸福。无棣县17个县直单位联系帮包,举全县之力集中资金、政策、优势资源向衔接推进区倾斜。主要对村庄及沿线进行路面维修、绿化、墙面粉刷、沟渠衬砌、排水设施、通讯线路整治等基础设施改造及村庄环境提升,打造沿线特色景观节点等,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宜居环境,提升人居环境管理水平。
累计硬化路面13万平,栽植绿化1万余平,安装路灯410个,粉刷墙面1万余平,墙体彩绘184平,新修边沟4000米,水域衬砌1800米,新建维修桥涵11座,自来水管网改造、污水管网改造全部完成。
乡村治理--枣健全。坚持以“心安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月评议、季兑换、年表彰等形式,鼓励群众以“德”换“得”,促进村风民风不断转变,持续擦亮“孝德水湾”基层治理品牌。今年以来,评选“孝德模范”62户、最美家庭116户、“好老人”“好子女”“好媳妇”“好婆婆”46名;开展“‘枣’梦计划”,举办淬火工程、新农人培训、枣日上岸培训课堂、冬枣技术培训等30余场,受众1800余人次。坚持以文传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孝善村居、乡村振兴等内容与街巷名称、墙绘等有机结合,在扮靓乡村的同时,引导群众遵德守礼,践行文明,让群众在这里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和安宁。(宋宗钰)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