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湖北省在洪山礼堂南广场举行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劳动者”“荆楚”“神农”“天问”“楚宝”等10款人形机器人集中展示。它们或手握哑铃展示力量,或面对外部推力保持稳定,或面带微笑与人互动,或被推倒后迅速站起……精彩的表现,展示出湖北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湖北人形机器人整机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
据介绍,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陈学东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精心研发。
本次展出的机器人涵盖多种功能与应用场景。其中,“劳动者”专为电力运维设计,具备强大负重能力,预计年底投入试点应用;“楚宝”可奔跑、跳跃,并在摔倒后迅速起身,适用于公共安全和特种作业;“天问”拥有高自由度灵巧手,实现80%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生产,未来将投用于商业服务领域;“荆楚”具备多模态感知和表情交互能力,结合“神农”机器人,在智慧医疗与工业制造方面潜力巨大。
湖北省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历时7个月实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湖北省发改委推动相关团队紧密协作,引进国内顶尖人才,加速技术创新。2025年,“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将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湖北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先行者。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刘坤|吴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