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力争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07 09:14:31
分享

2月6日,东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及解读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二号文《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号文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 未来3年东莞将投入不少于30亿元财政资金、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到2027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全市可调度使用算力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

东莞将围绕智能算力、工业数据和模型算法三大关键要素,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底座。设立最高5000万元的算力券,1500万元的模型券,打造不少于30个行业级数据集和知识库,支持组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联合体,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4000万元资助。

东莞将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终端两大主攻方向,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建成不少于6000个节点的工业边端智算网络,投入最高3亿元资金,开展AI+示范应用场景模型开发,构建“全身+全屋+全车+全厂”AI+软硬件产品矩阵,吸引AI+智能终端、AI+智能装备在莞首发、首秀、首展。

东莞将紧盯重大平台、创新人才、子基金群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全力创建全国人工智能+智能终端行业应用基地,支持滨海湾新区打造人工智能新区,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

二号文则聚焦“8+8+4”产业重点环节所需的核心服务,未来3年将投入超4.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贸易服务、科创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领航行动”,力争培育壮大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超100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10个特色鲜明、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的集聚区。

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是经济转型之擎。东莞将深入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剥离软件信息服务,培育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鸿蒙特色产业园。

科技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东莞将充分发挥中关村智造中试基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领作用,加快提升中试服务能力,打造不少于50家具有产业影响力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最高给予不超过200万元奖励。

贸易服务是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东莞将发挥外贸大市的优势,鼓励建设行业性垂直领域或细分市场独立站,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活动,打造数字贸易合作示范新高地。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李文芳 | 李镛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