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位于黄河以东,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早期黄河文明。大江大河流过,千丘万山隆起,在这片钟灵毓秀的河东大地上萌生出恢弘磅礴的史记,文明薪火常燃不灭,悠悠华夏历久弥新。让我们走近运城,聆听运城,穿越万年回溯探寻这座城市的根脉,在这里让你感受历史长河的人文震撼。
穿越万年而来,身披泥土,只为展现万年文明风貌。运城博物馆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魏风街,远看造型酷似摇篮,寓意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由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等6个历史专题展组成。运城博物馆馆藏文物35285件,其中珍贵文物675件,展示了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等内容,不仅是运城的文化客厅,更是运城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走进运城博物馆,专题展览用考古地层学开篇,通过“陶片文化堆积墙”借用考古知识向观众传递历史厚度:片片颌骨化石,说明了距今约4000万年的垣曲世纪曙猿已在这里繁衍生活,掀开了人类起源说研究的新篇章;采用场景复原,重现了古时西侯度人的生活习俗,在西侯度遗址中考古挖掘出人类切割烹饪过的动物骨骸,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了180万年以前,各种打制石器、动物化石的挖掘探源,又极大地提早了中国旧石器的历史,西侯度的天赐之火成为了点燃东方大地的第一把圣火,人类文明自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西阴遗址的“半个蚕茧”,红润精致的彩陶盆等先民遗物、夏代铜镞、商代方鼎属前庄方鼎最为著名,此鼎通高82cm,从鼎身的接缝处,我们可以想象,方鼎的铸造方法像搭积木一样,是拼装合成在一起的,质朴原始,带有古朴的祭祀色彩,将中国对于青铜器的研究推进到商代早期,西周刖人守囿车,唐开元唐薛儆墓石椁精雕细刻,在石椁四壁、倚柱等刻有莲花纹、飞鸟瑞兽等精美纹饰,不仅使人们深深地体会到汾阴薛氏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工匠们的匠心独运,也使人们得以窥探千年前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时代,不愧为“山西十大镇馆之宝”,众多重器及邦国遗珍琳琅满目,此间珍品无不佐证着河东大地上演的兴衰往事。
善流家学渊源,青砖高墙,诉说着晋商恢弘奋斗史。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距今已有200年的时间,是中国善文化的典型。李家大院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李家大院也有“山西慈善博物院”之称。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并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李家大院氏故居
李氏家族以土布起家,看准了靖边、安边、定边三处边关地区土布市场,然后将土布冒险贩往三地,再将三边的皮货、药材贩运回来,以义制利,利义相济,渐渐地积累财富,逐渐壮大。回观李氏家族发家史由农入商,历经几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终成一方巨贾,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走进李家大院,古香古色、雕梁画栋的传统建筑,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随处可见精妙绝伦的砖、木、石雕,雕刻着八仙祝寿、松鹤延年、花开富贵、农耕繁忙等图样,寓意着期望家族繁荣兴盛的美好祝愿以及不忘根不忘本朴实的家族传承,目不睱接的书法楹联、匾额,高大特别的影壁及相传的善人善事,融汇南北、合璧东西的建筑风格,让人大饱眼福,回味无穷。穿过古朴廊道,感叹完青砖灰瓦下的肃穆气度,映入眼帘的“百善影壁”让在场人无不触动。“百善影壁”,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意在要求自己及后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善影壁。其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的善行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李氏家族乐善好施,以“善”文化闻名于天下。一直遵循着“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能仁”的原则。为今,清汉女风格写真爆火,似乎让这座沉寂百年的晋商大院有了全新的喉舌,“清汉女”走在古老的小巷里,好像真的穿越时空,回到了那座恢弘繁荣的晋商大院。
忠义千秋,展现武圣之姿。运城是关公故乡,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西关的解(hai)州关帝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历史最悠久的关帝庙宇,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是关公文化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发展关公文化产业资源得天独厚。解州关帝祖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后被大火焚毁,于清康熙年间重修,建筑风格多为清代建筑。
走进关帝庙,观许多匾额,“义炳乾坤”匾悬于崇宁殿内前槽,系康熙亲笔;悬于崇宁殿前明间廊下的“万世人极”匾,为咸丰所书;“神勇”匾悬于崇宁殿前檐下,是乾隆所题,这些匾额无不夸赞关公的“仁勇忠义”,许多游客在崇宁殿前祭拜,殿前香火不断,似乎也映照着关公所代表的忠、义、仁、勇、礼、治、信的精神品格在薪火相传中为后世所瞻仰传承。视线后移到春秋楼,远观春秋楼,4棵1400年古柏依楼而上,古柏连城一天宛若青龙飞天之势,活灵活现,树楼相依此场景不愧为人人口中恢弘气势的春秋楼。祖庙飞龙倒为解(hai)州关帝庙披上奇幻色彩,“武庙之祖”这里凝聚力关公文化的全部精髓,蕴含着忠义仁勇的关公文化内核,更是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标识。
极目千里,俯瞰华夏之彩。大河之姿尽收眼底,大地之阔一览无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始建于北周时期,现存为1997年重建,仍是四大名楼之首。
王之涣塑像
走进鹳雀楼,左侧壁画展现了古时尧舜禹建都,右侧展现了王之涣与友人对酒当歌之姿;第二层的诗画蒲州,多少诗人、词人来自蒲州或在蒲州作诗,浩浩诗画情诉说着永济此地从古时到现在仍然风姿绰约;登临鹳雀楼,儿童《登鹳雀楼》的吟颂声、雀鸟翱翔天际的鸣叫声都在配合着山川作画,俯瞰千里,大河奔泻江河如练,壮美丘陵山脉掩入云雾,一瞬间恍惚来到王之涣身边感受同样奇景,观他洋洋洒洒留下千古名篇,这份跨越时空文化共鸣与心灵触动可以给每一位来者以享受。
莺莺塔下,听闻蟾鸣之声。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头上,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总占地约93300余平方米。 普救寺始建于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爱情故事发生地。舍利塔因《西厢记》闻名,后被称为莺莺塔,轻叩塔侧,有似蛙鸣类回音,“普救蟾声”是永济古八景之一。
大雄宝殿香火袅袅,是寺内举行盛大佛事活动的地方,佛龛上供奉着出土自南北朝时期的三尊大型石佛,为普救寺披上了外乎爱情的佛学圣衣。走进普救寺,一入眼便是张生夜色越墙处,以此俏皮之处将人瞬间拉近千年古月色相约时,梨花深院是《西厢记》中的“惊艳”、“赖婚”、“邀宴”、“拷红”等情节的发生地。这段爱情故事,引得无数情侣前来祈福,祈求圆满顺遂,也在特定时节举办盛大的“爱情文化节”等活动,为普救寺营造浪漫的文化氛围。
盐池溢彩,累积万年之果。运城,因“盐运之城”而得名。古称河东盐池,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有着4600年开采历史的运城盐湖,留下了史前时期中华先民的采盐、生活痕迹,秦汉后成为重要的财税之源,近代以来工业用盐一度领跑全国。“巨型调色盘”精准概括了盐湖的七彩兼备的特点,盐湖中藻类和盐水虫繁殖,使得湖水变幻出各种颜色,异彩纷呈。
黑泥作为盐湖的独特宝藏,含有3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四氢嘧啶、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炎抗衰、修护滋养等功效,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美容佳品。运城市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关于盐湖生态环境、地质探源、特殊气象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挖掘黑泥价值,并为盐湖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黑泥产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康养设施——听涛阁,体验黑泥养生、盐雾清肺、盐水漂浮等特色康养项目。黑泥康养,盐水净身,身体散发出从内而外的轻松与舒适。黑泥与河东盐是大自然赋予运城璀璨的两颗宝石,过往历史中运城靠河东盐闻名,现今世界中运城黑泥在不断挖掘研究中推广开来,运城黑泥不仅是品牌一张名片,它所代表的运城更是山水国宝锦绣第一城。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优秀文化,这里的每一处都有先辈生活的痕迹,这里的每一寸都有先辈奋斗的艰辛,他们在这片河东大地上繁衍、创造、奋斗、传承,种种都成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河中不朽的传奇。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诉说着百年、千年、万年前的历史,透过紧密的地隙似乎还能听见先辈的呢喃与呼吸,河东文化的精妙寓于其中。(钰佼)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