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DeepSeek AI大模型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因数据库泄露事件而备受争议。据最新消息,数百万用户的聊天记录、API密钥等敏感数据在这次事件中泄露,造成不良影响正在持续发酵。与此同时,一些不怀好意者趁机仿冒DeepSeek网站,企图对网民实施欺诈。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AI大模型的潜在风险,更是揭露了如何在提升科技、生产和社会价值的同时,确保其“原生安全”的重要性。
AI大模型面临的安全挑战
AI大模型如DeepSeek等新型数字系统,因其复杂性和多样化的应用,面临着四大主要安全挑战。首先是网络与数据安全问题。与传统系统相比,AI大模型的智能来源于“算力-数据-算法”的三角关系,而数据就是这个模型的“血液”。数据的泄露与篡改不仅影响模型的决策质量,也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运营风险。2023年,ChatGPT就因代码漏洞泄露了大量用户聊天内容,令OpenAI遭到意大利隐私保护机构罚款1500万欧元。
其次,内容安全问题也显露无遗。AI大模型往往基于大量公开数据进行训练,生成的内容可能潜藏偏见、仇恨言论等风险。攻击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如数据投毒、对抗样本攻击等,直接扭转AI输出逻辑,造成严重的后果。
同时,AI大模型的交互方式给安全带来新的隐患。由于工作流程的变化,模型可能会被要求理解复杂指令,如果未经过充分验证,可能导致用户的敏感数据被泄露或操控。
最后,供应链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因为AI大模型通常依赖于各种外部插件和库,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些未修复的漏洞攻击整个系统。因此,各种安全隐患加剧了数字资产的复杂性,给企业带来了深刻的挑战。
解决方案:AI大模型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面对上述安全挑战,永信至诚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模式,强调建立AI大模型的“原生安全”,从而在设计、开发、运营等各阶段保障其安全性。这一模式依赖于「数字风洞」产品体系构建出多维风险管控机制,帮助企业实现AI大模型的整体安全管理。
在构建期,重点是确保AI大模型及相关系统上线的安全。这包括为数据、算法和开发环境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以防止数据篡改和结构性漏洞;在部署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防护措施,特别是保护模型参数和数据接口的安全,以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运营阶段则侧重保障业务的健康稳定。主要任务是监测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以及法律和伦理风险,确保企业能够顺利运营。
为此,永信至诚开发了一系列针对AI大模型的测试评估方案,包括数据安全检查、内容安全测试和供应链安全检查服务,同时基于「数字风洞」系统搭载的风洞时光机系统,可实时监控AI大模型的健康状态。通过这一功能,企业可以定期对大模型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基于多源威胁情报的“家庭医生”安全服务,可以有效预警与处置潜在的安全威胁。
此外,永信至诚基于春秋AI「数字风洞」打造的内容合规和数据隐私的“安全围栏”,可在用户和AI之间提供二次过滤,以减少恶意输入和不当内容的风险。这一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使得AI智能系统在高效运营的同时,具备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能力。
AI时代的安全挑战与新机遇
DeepSeek数据泄露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AI大模型在带来生产力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不可忽视。传统的安全理念和应对策略在面对这些新型威胁时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建立原生安全的AI大模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AI智能体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健康管理,我们能更好地提升数字系统的安全性,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高效运作,同时积极应对潜在的安全挑战。我们期待AI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