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雨露润沃野 农业现代化图景有“智”更有“质”

作者:人民网记者李栋来源:人民网
2025-02-18 13:09:10
分享

植保机、无人机,各类现代化农机装备在春耕备耕一线大显身手,从播种到喷药、收获,全流程自动化彰显了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

雨水节气到,春耕备耕忙。

在东北黑土地,放眼望去,尽管还是一片白雪茫茫,空天地一体化的土壤墒情监测平台正在对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土壤墒情和积雪情况进行评估。

“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卫星遥感等技术,运用算法赋能全域黑土地保护,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电信四平分公司总经理张景山介绍,通过5G技术实现棚膜、农田环境的实时感知与远程控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土壤墒情监测站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新的平台,农业科研力量加上信息化技术,一定能写出‘大文章’。”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院长杜欣则信心满满。

在黄淮海麦区,冬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多光谱无人机巡田加植保无人机喷洒,成为科技田管的“生力军”。

“当前是冬小麦促弱转壮的最佳时机,使用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不仅能按设计线路喷施肥料,还能实时生成苗情监测图,助力农业精细化管理。”今年种植了470亩冬小麦的种植大户鲍金根说起新设备,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望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单机日作业量最高达800亩,效率是人工作业的三十倍。“目前全域17万亩小麦长势良好,科技的广泛应用为春耕提供了有力保障。”该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力度,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3%,让农民从会种地跃升到“慧”种地,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正在绘就有“智”更有“质”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发展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年,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1月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一批龙头型和高速成长型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潜力型农业科技企业,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