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飞虹启新篇 合湛高铁架起区域协同发展快车道

来源:东方网
2025-03-30 14:01:11
分享

新建合浦至湛江高铁(简称:合湛高铁)铁山港跨海特大桥首根桩基26日开钻,标志着合湛高铁桥梁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跨海桥梁破浪起,技术创新树标杆。铁山港跨海特大桥首桩开钻,彰显了中国高铁建设的硬核实力。合湛高铁全长8473.478米,跨越铁山港湾海域段达5.1公里,设计桥墩578个,最大跨度128米,施工需克服潮差大、岩层硬、溶洞多等复杂地质挑战。中铁大桥局依托深水基础建造经验,创新采用连续钢构梁桥技术,以毫米级精度攻克跨海桥梁抗震、抗风、抗腐蚀难题,为世界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中国方案”。这座桥梁的建成,将填补广西跨海铁路桥梁技术空白,成为我国高铁“向海图强”的又一里程碑。  

路网贯通连山海,经济动脉再扩容。合湛高铁的推进,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落子的关键一步。线路正线全长1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广西段桥梁占比高达78%,建成后北海至湛江仅需30分钟,南宁至湛江缩短至2小时,北部湾与珠三角、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将大幅压缩。作为包海通道与沿海通道的“双线交汇点”,合湛高铁未来将串联邕北铁路、深湛铁路及广湛高铁,形成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走廊。这条“东融快线”的打通,将为北部湾承接产业转移、粤桂共建临港产业集群提供“高速引擎”,预计每年拉动沿线超千亿元产值增长。  

生态保护赋动能,绿色发展绘新卷。合湛高铁建设始终践行“与自然共生”理念。铁山港跨海特大桥1400米施工范围内分布红树林和野生动物栖息地,项目方通过优化桥跨布置、采用栈桥施工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生态干扰,同步实施红树林修复计划。全线推广绿色建造技术,桩基施工采用低噪音设备,桥梁结构应用耐久性材料,确保高铁“长寿命”与生态“高颜值”并行。这条跨越山海的新通道,既是交通线,也是风景线,彰显了中国基建从“速度优先”向“质量与生态并重”的转型升级。  

从2011年立项到2025年跨海特大桥动工,合湛高铁历经13年论证优化,终以时速350公里的“终极速度”破浪前行。它的建设,不仅是钢筋水泥的物理连接,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纽带。待2028年全线通车之日,北部湾的涛声将与珠江口的潮涌共鸣,奏响新时代山海协作的华彩乐章。这飞架南北的钢铁巨龙,必将成为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经济、惠及亿万民众的“幸福路”与“共富桥”。(安智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