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不断畅通向西开放的国际联运通道,取得进出口贸易首月“开门红”。统计表明,该口岸1月完成过货量153.3万吨,同比增长12.2%。这些数据增长的背后,体现出阿拉山口口岸一直在推动国内外贸易经济的繁荣发展,助力新疆区域经济实现质与量的提升与增长。
近年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在促进对外贸易增长不断发力。一方面,铁路组网持续扩大,中欧班列的通关能力不断提升,使得运输能力大大增强,这为国际联运提供了更多运力支持。今年,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全力确保向西开放的国际联运大通道高效畅通,让中欧班列进出口贸易持续保持良好态势。今年收阅的过货量创历史新高,为新疆“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口岸实现“开门红”,离不开数字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阿拉山口口岸站积极推进“数字口岸”和“无纸化通关”系统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铁路快通、海关“快速通关”等业务,并创新实施铁路、边检协同作业,实现铁路舱单信息和海关放行信息实时共享,将通关手续办理时间由2至3个小时压缩至30分钟以内,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有力满足了中欧班列进出疆运输需求,加速了新疆区域经济繁荣和发展。
新疆铁路部门通过高效统筹和科学调度,更好地发挥铁路运输高效低成本的优势。优化运输组织和人员配置,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推进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运输等新模式,提高了中欧班列的开行效率。同时,统筹调配区间运力,提升装卸车效率,高效组织出入境班列运输,让中欧班列不断提速,跑出“加速度”。春节期间,随着班列规模和运量不断增加,新疆铁路部门积极调配人力物力,确保中欧班列高位运行,班列开行在节日期间“不打烊”,助力口岸过货实现“开门红”。
古有丝绸之路连接东西、促进交流互鉴;今有“钢铁驼队”横贯亚欧、实现互通有无。未来,新疆铁路部门定会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与欧洲、中亚国家和地区携手构建互联互通新局面,助力外贸经济跑出繁荣“加速度”。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贾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