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开放 中国电科五“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17:30:35
分享

5月23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在福州正式开放参观。中国电科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见数字中国新图景”为主题亮相成果展览会,首次系统性展示中国电科数字底座新技术、数实融合新实践、数据要素新价值、数字安全新方案和数字经济新赛道五“新”的实践成效。

数字底座新技术,打牢产业化转型“根系”

如果说,数字化转型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成长过程,那么,数字底座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系,为大树提供养分和支持。

“服务器是信息承载的源头,而服务器操作系统是支撑所有应用与业务的关键底座。”中国电科太极技术人员表示,通过对三大主流CPU架构下操作系统的同源构建研发而成的普华太极服务器操作系统,可实现全面的软硬件兼容,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高端计算平台。

从云产品转换为“云能力”,中国电科重塑“太极云上云”,打造的可控云、安全云、智能云等平台,可实现混合架构下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实融合新实践,高效服务千行百业

让数字技术充分融入政务、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智能制造、交通、水利等多领域,中国电科的数字之“果”正高效服务千行百业。

接入307类超1.9亿个泛感知设备终端,日均采集超3400万条实时动态数据,形成100+个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中国电科打造的“一网统管”产品体系正在上海深入融合,并在成都、厦门、鹰潭等地推广落地。通过监测、研判、预警、调度、处置、评估的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的数字化闭环管理,实现各级单位的纵向管理、数据的横向融合,为建设数字中国添砖加瓦。

守住原材料,释放数据要素新价值

“无论你在走路或购物,几乎每个活动都创造了数字的痕迹。”中国电科技术专家表示,数据要素是数字产品的原材料,通过完善数据要素发展机制,促进数据共享和流通,中国电科打通司法、空管等行业数据要素,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价值,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支撑。

发挥司法大数据作为经济社会“晴雨表”、社情民意“风向标”作用,中国电科全力支撑数字法院建设,牵头开展司法数据中台和数字法院大脑建设,实现全要素数据采集、治理、融合。

打造空中交通管理的“智慧大脑”,中国电科全面参与全国流量管理系统、智慧空管运行概念及典型场景等民航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首套民航领域流量管理工作平台,为全国75%空域提供管制服务。

守护“防线”,绘就数字安全新方案

在数据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数十种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能力,中国电科构筑“数据定义、数据管理、数据防护、数据共享”的闭环式数据安全能力模型。

针对数据泄漏难题,中国电科提供基于数据标识的数据防泄漏方案,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泄漏预警、拦截。针对数据共享难题,基于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打造数据安全共享服务解决方案,确保跨数据共享的可追溯、敏感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实现数据共享的可管、可控。

推动转型,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转型升级,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彰显力量,中国电科全面展示在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布局实践。

推动低空经济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电科打造低空飞行保障和运营服务为核心的关键产品。现场展出的便携式无人机察打一体设备,可远距离切断入侵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信号链接以及卫星定位信号,迫使无人机降落、悬停或返航,保障核心防护区低空安全。

身材曼妙、行动流畅,不仅可以轻松搬运箱子,还能在斜坡、碎石地、草地等非平整路面稳定行走,“电科机器人1号”人形机器人一出场即吸睛无数。它,身高164cm,体重60kg,最大行走速度5km/h,阶段性突破了人形机器人的仿生结构设计、高动态运动规划和全身动态平衡控制等关键技术,可在工业制造、安防巡逻、应急救援等领域进行拓展应用。

“以物流场景为例,人形机器人可通过视觉识别和灵巧手抓取、更换物料,并通过导航自主完成开关门、上下楼梯等操作。”技术人员表示,人形机器人技术难度高、产业带动性强,中国电科聚合集团内十余家企业资源,发起成立机器人创新联合体,已构建出从基础器件、核心部件到整机集成再到应用验证的全链条生态基础。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胡美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