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巩固扩大医改成效 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来源:人民日报
2024-06-25 12:06:33
分享

作为整体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资源从“有”向“优”的转变,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构建“市优、县强、乡活、村稳”的卫生服务体系。

一大早,道真自治县三桥镇夏家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彭文常便背上常用药包,携带血压测量计,和县中医医院派驻三桥分院医生韩建军一起踏上了巡诊、送医、送药之路。因为早年的一次意外,高位截瘫的村民彭志勇只能通过辅助工具才能进行短距离移动,根据他的情况,医生认真测量了血压、血糖,并耐心叮嘱注意事项。

医生彭文常在三桥镇夏家沟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已有近30年,随着当地县域医共体的不断发展,医生下沉开展医疗服务就成为常态,通过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沉和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当地的医疗技术、就医环境、设施设备都得到提质升级。

巡诊结束后,县中医医院派驻三桥分院医生韩建军便返回三桥卫生院内科,带领医护人员例行查房,忙碌而有序地开启一天的临床工作。

作为县中医医院的医疗共同体,道真中医医院三桥分院正努力打造“硬件设施第一,诊疗环境一流”的县域医疗次中心。目前医院的医疗服务可辐射大磏、阳溪等5个周边乡镇5万余人,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按照卫生院人员配置、设施设备,目前能够识别和初步诊断常见病100种以上,收治的住院病种数在60种以上,2024年1月到5月门诊住院总诊疗1.5万余人次。

近年来,遵义市通过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取到更加公平、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凤冈县永安镇卫生院中医馆治疗室,66岁的患者朱克飞因咳嗽前来做中医治疗,经过针灸、刮痧病情明显好转。

针灸、推拿、中药贴敷等传统理疗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更在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展现了独特优势。近年来,凤冈县永安镇卫生院中医馆积极扩容提质赋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优势专科,聚焦中医特色,铸就品牌医疗。

遵义市作为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因地制宜构建了“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模式,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健全医共体内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2023年,全市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下沉达到了1221人次,基层门诊量占比达到了57.4%,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到了77.4%。大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基层病种范围从37种增加到94种,逐步实现同病同价,引导患者到基层就诊,促进分级诊疗,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