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国际税改与中国税改,提升全球竞争力

来源:中宏网
2024-06-25 10:20:20
分享

中宏网北京6月23日电 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6月2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损人不利己,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近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欧纯智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国际税收竞争不可避免

中宏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的考量,任何国家的税收体系都必须在此环境中运行,国际社会举措对一国内部政策的影响力往往空前巨大。您对当前国际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竞争形势如何研判?

欧纯智: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税收竞争不可避免,国际税收环境会制约和影响一国的税收政策。作为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经济的开放性以及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如果想制定国内的税收政策,那么不能缺少对国际税收的了解和比较。国际税收竞争是指各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等方式,减轻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从而吸引国际流动资本、国际贸易等流动性生产要素,最终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行为。税收竞争是通过差别效应来实现的,这种差别效应既体现在同一课税对象国际税负水平的差别上,又体现在同一课税对象在国内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以及由于资本的来源、投向不同等而形成的国内税负差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和国内税负水平的差别将通过影响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用脚投票”的流向,进而影响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并最终影响到一国经济发展。所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呼唤各国税制协调统一。然而,税制的协调统一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是有难度的。各国的税制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趋近一致,但不会完全一致。可以预见到,这会体现为未来各国税制改革的大体趋势。中国税收不能孤立于国际税收而独立存在,所以国际税改趋势亦是中国税改的必然趋势。

企业税负的跨国比较与政策设计

中宏网:从2018年美国对华以增税的方式发起贸易战到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国际贸易风云诡谲,请您谈谈国内产品的实际税负对其全球竞争力影响的相关问题,这涉及我国外贸产品的相关安全问题。

欧纯智: 当前中国产品外贸出口之路,道阻且长。那些对华采取贸易制裁的国家对本国同类产品可以采用关税、配额之类的贸易限制,同时进行补贴、减税,以鼓励国内厂商比没有这些措施时扩张得更迅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未来的产品进入世界市场,使本国相应产业实现较高的价格和销量,利用规模经济的大型厂商或者东南亚低成本替代的方式,以低价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如果中国的产品要进入世界市场,这些大型厂商有能力将价格压低到使中国出产的产品无法盈利的水平。所以说,有国际竞争力的价格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当下,如果讨论税负高不高,那一定不是跟国内整体税负的横向比较,而是放在国际同类产品的含税价格比较。企业税负的跨国比较是一个往往被我们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另一个问题。明显过高的税负会影响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下我国与其承受在国际贸易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采用出口退税带来的倾销指责,不如在税率的制定上就国际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倒推出恰当的、因地制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负,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税收政策受制于国际税收政策,而是对国际税收政策有一定的参考和比较,这会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稳健运行、国际国内同类产品的公平竞争,以及国际贸易的顺畅开展。目前我国税负设计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金税工程上马之前的实际征收率,而当前的征管手段以及征管成本与彼时不可同日而语,在全球化的当下,着眼于世界税收,进一步宽税基低税率可以成为一种较现实的税改选择,这跟税收正义密不可分。

廓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税改方向

中宏网:听您谈到国际税收对中国税收影响巨大,接下来想请您谈谈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未来我国税改的着眼点和建议?

欧纯智: 国际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各国政府间以税收为载体的竞争,其实质是通过税收分配,使税收利益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调整而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间通过资本所得税的税收竞争来吸引流动性资本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主权国家通过降低资本课税,并制定有利于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资本流入。在当今,资本流动的活跃性前所未有,一旦某个公司发现所在国的税收政策不适合自己的运营,该公司马上可以将资本转移到税制适合自己的国度。马克思在200年前提到的“资本无国界、资本全球化”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是否会因为实际税负的承担能力导致其资本在全球流动,是亟待税务部门深入思考的问题所在,这关系到税源的国际流动。一国税源的萎缩量正是另一国税源的增长量,这是与他国税源差别的二倍调整,这应该引起税务部门的足够重视。当然,国际环境对国内税收政策与企业选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方面,还会带来很多其他维度的考量,比如国内营商环境、公共福利的水平、经济的开放性等方面的比较,需要统筹考量。留住并扩大税源,制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税负,即我们经常说的“宽税基低税率”一定是我国未来税改的侧重点和着眼点,亦是中国税收政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税改方向,让我们拭目以待今年7月中央三中全会将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部署中的相关指导。

编辑:王镜榕

审核:王怡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