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庭院各不同,千家万户皆画卷!“岱”你共赏和美庭院

来源:东方网
2025-02-18 13:53:37
分享

都说“和美庭院”创建难,难在没思路。近年来,岱山县妇联经过实地走访调研,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累计实现“和美庭院”1.84万户,建设双合村、南浦村等“和美庭院”示范带(区域)22个,1个村获评省美丽庭院特色村,6个村获评全市“和美庭院”示范区域,“小庭院”解锁和美乡村“绿色密码”项目获评全市妇联系统创新项目设计“十佳项目”。

2024年,岱山又继续发力向“户户有风景、家家是景观”的目标进军,完成岱东龙头片区、东沙桥头村、衢山塘岙村等“和美庭院”示范区域的打造,及双合示范区域的提升工作。岱山县妇联把“和美庭院”建设作为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组织带领广大妇女投身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海岛点缀上一座座“最美庭院”,但又不止于“点缀”。

形美 标杆示范升庭院经济

近日,走进岱东镇的龙头村,沿着板黄线一直走到鹿栏晴沙景区,马路西侧的100公顷良田正冒出连片翠色的菜苗,越过田地是一排排白墙黑瓦的村居。

这里的民房完成了立面改造,做旧复古的瓦片点缀白墙,半人高的院子围墙,只要探进身子就能看到院中全貌。麻布幔帐在风中轻舞,木质桌椅、藤编晒盘、各色鲜花摆在院中,“共享庭院”“露营庭院”“晒秋庭院”“共富庭院”……最靠近农田的一排院子打上木质铭牌,彰显着独属小院的特别功能。

“我们计划在龙头村创新地通过一些闲置农房改造,在一些无人居住的院落中植入‘双共庭院’的理念。”岱山县妇联副主席凌王女告诉采访人员,“双共”即“共享+共富”的乡村庭院轻量运营模式,“游客可以扫二维码,‘租院子、做村民’,‘共富庭院’可以为屋主产生收益,从而促使屋主主动去维护好庭院。”她说道,最终利用一个个农村小院,实现文化消费、情怀消费、情绪消费、在地消费等多种消费场景。

采访人员走访时,“露营庭院”中住户孙小腰正在晒太阳。“政府给我们院子重新打造,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环境好了,样子赞了,好足了。”孙小腰踩在院中新铺设的石板上,“比老水泥踩着要舒服。”她竖竖大拇指。

“和美庭院”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细胞,岱山妇联以标准引领、统筹推进,全力构建“和美庭院”建设“新格局”,全域提升“和美庭院”建设“新质效”,全面释放“和美庭院”建设“新红利”,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神美 连点成片化文旅生力

民宿院中连片的多肉,路边矮墙上常开的月季,家家户户院中点缀的盆栽,沿途还有废弃物品改造的盆景……在岱山,不止小院本身产生经济效益,小院连点成片,也让岱西镇的双合村美出新高度,这里也被评为市级“和美庭院”示范区域。

Ins风的小院,全敞开的窗户,出片的院景……双合村里,一家开了一年不到的“石艺”咖啡馆凭借着朋友圈里的“超出片”闯入游客们的视野。“这里的房子都是我们找村民流转来的闲置农房,打造完后,引进业态,老板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小院进行装扮。”岱山县岱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邱双燕说道。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流转打造了这种别具一格的民房近10家,而这些房子被改造成非遗馆、文创店、咖啡馆的同时,也拥有与“石文化”交相辉映的“石趣”小院,为双合村“和美庭院”示范带锦上添花。“对于我的咖啡小院,我也十分爱护,游客喜欢,我自己也会为其一个季度换上一个新主题,让游客常来常新。”石艺咖啡老板傅先生说道。

双合村妇联还坚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在微信群、朋友圈积极宣传庭院美化小窍门、庭院美景,线下通过入户走访、妇女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等,引导广大妇女以家庭为阵地,通过家庭面貌的焕然一新,促进村居环境持续改善。

把“和美庭院”融入进“文旅”,岱山正以深化新时代“和美庭院”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做到“和美乡村建设到哪里,‘和美庭院’就跟进到哪里”,让乡村增“颜”又升“值”。

魂美 群策群力画庭院本色

“家有小院一方,胜过诗和远方”,智慧在民间、高手在民间。

“‘和美庭院’打造不能光靠我们一头热,最终的目标是要让人人参与到我们的最美庭院打造。”岱山县妇联主席沈艳说起这个目标,点赞了衢山镇的“三角梅”村。

这个“三角梅”村是塘岙村流传于衢山群众口中的一个美称。塘岙村党支部书记许党儿告诉采访人员,去年,镇里来的“第一书记”王志跃走在村里时,发现村里最多的一户就种了500多盆三角梅,“王书记和我们商量以后,准备由村里采购,发动大家在院子里种,去创建县里的‘和美庭院’示范区域。”

从2023年11月开始,该村大批量采购各色三角梅,到今年陆续采购了约3000盆。为了让家家庭院都“盛开”,塘岙村创设了“花卉银行”,现在村民们可以用积分向村里以优惠价格购买花卉,“村集体出资+村民自愿出资”的共筹模式让爱花村民得实惠,还形成了良性互动和美丽的乡村风景线,“村里208户庭院,几乎家家有花。”

走在塘岙村内,处处是各色三角梅盛开的美景。“我是村里最早种的,种了十多年了,很多游客特地来我们村看花,还有人问我买。”村民方水球打扮精致,伺养的三角梅也开得旺盛。

该村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共享花匠”项目,邀请了村内有名的“种植大户”马爱芳担任首位共享花匠及技术指导。“现在看着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花,比自己家种还开心,村民为了种花,把附近的环境都提升上去了。”马爱芳高兴地说。

瞄准“和美庭院”创建主角,岱山妇联也充分激发妇女群众和“乡土专家”参与热情,引导她们在创建中当好主力军。“今后我们还将继续选拔新农村‘土专家’,发挥她们的优势特长,让乡村庭院打造得既有‘颜值’更有‘品质’。”沈艳表示。

如今,岱山的“和美庭院+”矩阵初现规模,县内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深入推进“和美庭院”品质化建设、融合化提升、全域化覆盖,奋力绘就美丽岱山的幸福图景。

本版图片由岱山县妇联提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