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融通农发昆明公司红河农场个旧分场蓝莓设施农业项目已竣工,原来近百亩的石榴地,现已变成了一栋栋设施蓝莓大棚。融通农发昆明公司坚持“精、优、特、新”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3个月,500亩蓝莓搬新家
近年来,全球小浆果消费热潮兴起,推动了小浆果这个高附加值产业的迅猛发展。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既没有冻害,又能满足蓝莓生长所需的低温条件,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土壤、光照和热量为蓝莓的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当地蓝莓果形美观、口感佳,并且比其他地区更早上市,填补了市场的空档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所产的蓝莓凭借着品质佳、口感好、甜度高的优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红河州蓝莓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继石榴、枇杷后又一张亮眼的“水果名片”。农发昆明公司抓住契机充分发挥红河农场个旧分场气候、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调整优化水果产业布局,锚定蓝莓小浆果为高原特色产业,采取合作模式发展壮大设施蓝莓产业。
作为农发昆明公司第二个设施农业项目,红河农场个旧分场设施蓝莓项目总投资约1900余万元,占地500亩,项目建设360余亩设施大棚,并配套1020㎡的水肥一体化中心1座、9000m³的蓄水池1个、碎石路网、供电系统和雨水收集池等配套设施。于2024年8月开工建设,历时3个月的工期,目前已竣工。
新技术,智能大棚成样板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发昆明公司蓝莓设施农业不仅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还能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准施肥,大幅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温室大棚技术,配备了智能化灌溉系统和病虫害监测系统,确保了蓝莓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相较之于传统大棚,新建的蓝莓大棚每跨棚体平均长度52米、跨度9.5米、Y桩肩高约2米,拱顶高约5.1米,一亩的单棚可以种植蓝莓达400余株。成片种植为滴灌系统提供了基础,一台水肥一体施肥机可覆盖近500亩园区蓝莓的浇灌范围,同时集约化建设也为灌溉系统、迷雾系统、农资储存提供了空间,大棚种植技术能够精准控制蓝莓生长的水肥比例,通过滴灌系统精准浇灌到蓝莓根系。借助智能化的小型气象站,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和光照,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与水肥、雾化系统实现联动。此外,种植方后期引入的病虫害防治综合设施,大幅提升了蓝莓种植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环境有大棚控,成长有智能系统管”的精细化种植。目前项目按预期实现租赁,亩均租金约为1万余元,比裸地租赁租金提升1045%,极大提升了资产价值,实现经营效益的跃迁。
展望未来,融通农发昆明公司将持续围绕“精、优、特、新”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好云南区域设施农业规划,进一步提升现有资产价值,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