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朱庆介绍,2024年,江苏金融运行呈现“总量有力、结构优化、利率下降”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新增贷款全国领先,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
我分行认真贯彻执行支持性货币政策,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宣传,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平稳增长。2024年,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89万亿元,各项贷款增量2.36万亿元,两项指标均高于浙江、广东,位居全国第一。至2024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高出同期全国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
二、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一)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2024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1.8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加力。2024年末,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3个百分点。
(三)金融大力服务科技创新。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速在各行业中最高,同比增长41.9%,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1.9个百分点。
(四)信贷投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5.2个百分点。
(五)普惠小微融资“量增面扩”。2024年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4个百分点。贷款户数快速增长,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同比增长17.1%。
(六)养老领域贷款稳步增长。2024年末,养老相关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个百分点。
(七)数字金融快速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高质量服务数字经济和促进数实融合。以金融支持数字产业发展情况为例,2024年末,分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4.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个百分点。
三、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稳中有降
2024年12月当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42%、3.68%,同比分别下降42.5BP和49.3BP,处于历史低位。我分行开展的四季度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指数分别降至40.6%、38.3%,均处于50%以下“下降”区间,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李军介绍了2024年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情况。
2024年,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精心谋划,靠前发力,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创新推进科技金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加快落实总行再贷款政策。 我分行加强沟通协作,督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型企业和设备更新项目的融资对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更多落地江苏。截至目前,省内金融机构共向名单内相关企业(项目)授信724.1亿元,发放贷款173亿元,工作进展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推动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点》,提出更加扎实具体的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三是创设“苏创积分贷”政银产品。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分类定级,帮助银行对创新型企业精准画像、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目前已发放“苏创积分贷”663亿元。四是支持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 。牵头推进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就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出台《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对区域中心建设和发展的金融支持。
二、持续做好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持续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 发布《江苏省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认定和评价,建立江苏省绿色融资主体库。推动完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政策发布、绿色主体申报、融资对接等功能。二是加强转型金融探索和实践。 发布《江苏省转型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制定石化、化工、钢铁等8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1+N+N”转型金融支持体系初步建立。三是创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718亿元,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431亿元。持续优化“苏碳融”政银产品,已向2799家绿色企业发放贷款345亿元。四是健全以环境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约束机制。 印发《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指导全省93家金融机构有序开展本年度环境信息披露,共计对20.1万家企业(项目)开展投融资活动碳排放量核算。五是开展金融机构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效果评估。 设置定量、定性两类25项指标,按季度对金融机构开展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4.4万亿元,同比增长25.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2个百分点。
三、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紧扣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种业振兴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截至2024年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600亿元,同比增长29.8%;累计发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贷款1526亿元。二是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推动建立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保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的精准性和接续性;持续创新普惠小微信用类贷款产品,促进普惠小微融资“增量扩面”。截至2024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75万亿元,比年初新增5049亿元;有贷户达324万户,比年初新增近12万户。三是落实落细普惠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举措。 联合印发《关于优化金融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营造支持民营经济信贷投放的良好氛围。截至2024年末,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6.56万亿元,同比增长9.3%。
四、积极发展养老金融,有力支持养老事业
一是研究制定养老金融相关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总行指导意见,配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牵头组织研究制定《江苏省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二是引导省内各地建立养老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指导南通、泰州等地市分行出台养老金融相关政策文件。苏州试点个人养老金业务,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已超263万户。三是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有效发挥。 截至目前,全省已通过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向20个普惠养老项目发放优惠贷款3.19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2.76%。
五、探索发展数字金融,助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
一是完善工作落实机制。 建立省分行落实数字金融工作机制,组织编制《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重点任务清单。二是推动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加强数字科技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的赋能运用,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三是创新数字金融产品。
下阶段,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将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强化正向激励等举措,持续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外汇管理一处处长曹清、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外汇管理二处副处长严仕锋分别介绍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工作情况。
2024年2月,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外汇局江苏省分局)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决策部署,在江苏省全域落地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曹清介绍,一年来,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等五项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为稳住我省外贸基本盘和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主动作为,打好政策落实“组合拳”
(一)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政策全面落地。锚定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政策定位,研究制定目标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有序推进试点落地、扩容;打造省市联动、汇银协同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政策宣贯和跟踪评估,推动银行将诚实守信、合规经营的优质企业纳入试点范畴,享受政策红利。截至2024年末,五项跨境贸易试点政策已全面落地,全省42家银行累计为5959家优质企业办理便利化结算业务1872亿美元,银行、企业家数和业务规模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试点企业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专精特新、民营、中小、绿色贸易企业占比已分别达23%、62%、80%和70%。
(二)聚焦基层县域,促进政策直达快享。一是 按照我分行出台的《关于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与管理全覆盖的指导意见》,指导全辖提级服务、条块协同,向县域延伸下沉管理和服务触角。二是 指导各地立足实际,用好县域派出机构、银行直联网点、县域涉外经济服务站等平台,缩短外汇服务半径,提升企业获得政策的便捷度。三是 依托“外汇服务银企行”等活动载体,强化对市场经营主体的政策宣传、诉求搜集和解忧纾困。2024年,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实现全省市域、县域全覆盖,试点企业中县域企业占比近五成。
(三)鼓励增信赋能,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引导银行对试点企业实施融资增信、减费让利、线上办理、绿色通道等一揽子“便利化+”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鼓励各地用好人民银行政策工具,加大对优质企业的融资支持。如,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外汇局苏州市分局)为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企业提供10亿元再贴现专项额度,以低息资金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使用2.54亿元。
二、蓄势赋能,外汇支持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助推全省外贸稳中向好。试点政策支持银行“减单证”“简流程”,试点企业仅凭收付指令就可以实现跨境资金结算“秒申请”“分钟办”,节省了脚底成本和财务成本,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经初步估算,便利化政策一年可为试点企业节约成本超亿元。
(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固链强链,激发提质增效新活力。一是 引导金融资源向高端、智能、绿色制造倾斜。一年来,持续推动银行将更多先进制造业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适用范畴,针对性提供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2024年,试点企业对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贡献度已达60%。二是 加力支持企业拓展中间品贸易。试点政策允许企业将符合条件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项下多笔收、付汇合并为单笔交易,轧差后结算净额。2024年相关企业收付汇规模由全额双向收支的276.2亿美元降至净额结算的25.6亿美元,有效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和汇兑风险。三是 精准赋能贸易深度融合,促进价值链攀升。指导银行把握贸易特质,提升展业能力,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企业提供更适配的外汇服务。2024年,占全省企业数量23%的融合企业贡献了84%的贸易收支。
(三)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一是 推动银行畅通结算通道,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跨境结算服务,实现区域产业带商户线下“定制办”、符合条件的凭交易电子信息线上“批量办”。2024年,试点企业跨境电商收支同比增长38%。二是 鼓励银行为企业“出海”和开拓多元化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2024年,试点企业的委托境外加工、全球采购、境外建设项下收支合计同比增长7.2%。
严仕锋主要介绍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中3项资本项目政策的落实情况,分别为借用外债、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外企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以及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截至目前,3项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试点已全部落地落实,共办理业务1014笔,合计金额103.63亿美元,惠及企业709家,在试点政策的推进落实方面处于全国前列。
做法方面,一是做好政策宣传,积极释放试点红利。 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对重点银行进行一对一业务辅导,对潜在企业进行政策宣导,不断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二是加强培训指导,规范办理试点业务。 及时印发实施细则,并通过银行自律机制等平台传达业务操作要求,便利经营主体规范办理跨境投融资业务。三是加强试点监测,防范相关风险。 密切跟踪各项试点业务开展情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与核查检查,有效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确保试点平稳有序开展。
成效方面,一是减少了企业 “ 脚底成本 ” ,节省了企业的时间。 比如,借用外债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试点,企业无需再多趟往返行政机关,可直接在自己的日常业务经办银行获得登记、提款、还本付息、注销等“一站式”服务,大大提升了企业跨境融资效率。截至目前,626家企业在银行办理了902笔外债登记试点业务,合计金额98.25亿美元;据调查,试点后企业办理单笔外债业务的时间平均缩短30%,“脚底成本”减少约50%。二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比如,外企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试点,简化了再投资流程,加快了外企境内投资经营活动的速度,有利于稳外资。截至目前,75家企业参与了试点,共接收外企境内再投资2.33亿美元。三是促进了投融资便利化。 比如,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试点,子公司在自身外债额度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共享母公司尚未使用的额度借入外债,从而拓宽自身融资渠道,更加充分地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截至目前,1家融资租赁子公司已共享母公司外债额度5.1亿美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指导、便利更多经营主体合规办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