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4岁末,我们发现一个概念——“制造美学”;我们瞩目一个城市——东莞”。12月26日晚,第十届东莞市民摄影周暨影像莞之夜在东莞33文创园隆重开幕。在“制造美学”概念首提之城东莞,用影像力量向世界传递东莞制造美学,解读东莞制造中呈现的摄影美学。
(第十届东莞市民摄影周暨影像莞之夜开幕式现场 东莞日报摄影视觉部)
活动现场揭晓了2024东莞年度图片,年度精选出的9幅照片映照出东莞在2024年的发展脉络、城市风貌和人文精神,记录下今年以来发生在东莞的燃情时刻。活动为第三届“影像莞”达人举行颁奖仪式,共有张浩彬、黄润巧等10人获得“影像莞”达人称号,他们用镜头捕捉到了东莞的千姿百态,有效助力传播东莞城市形象。活动现场还公布了“75秒看东莞百千万”视频大赛结果。
本届东莞市民摄影周以“十年影像 制造美学”为主题,通过影像与城市的碰撞,呈现人、产业、城市之间的共生共荣、共情共进,展现东莞制造设计之美、工艺之美、生产之美、产品之美,表达东莞制造的人文之美、理念之美,叫响“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产业IP,传播东莞“以人为核,以产立轴,以城造梦”三位一体的新工业文明发展模式。
第十届东莞市民摄影周将从2024年12月26日持续至2025年1月5日。活动实现了东莞全域影像覆盖,主会场落户于东莞东城33文创园,展出了《制造美学(东莞)影像展》《“2亿分之一”摄影人的东莞影事》《普利策新闻奖得主东莞制造美学影像特展》《精彩莞马》等多个展览,全市其余34个镇街园区也同期推出了结合本地特色的制造美学影像展览,共同奏响“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的产业IP。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底以“东莞制造”美学为主题的影像艺术展还将走进北京展览。
(影友欣赏《普利策新闻奖得主东莞制造美学影像特展》 东莞日报摄影视觉部)
从科研人员攻关新能源材料到东莞制造的小轮车精彩亮相巴黎奥运会,从高科技仪器模型到比头发丝还细的微型钻针,从亮相卡塔尔世界杯的巨型会徽雕塑到用双手编织国家的工业梦想中国制造面孔……在东莞33文创园,由67张作品组成的《制造美学(东莞)影像展》,带领观展者从不同的角度走近东莞制造,感悟“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的独特魅力。
东莞是“制造美学”概念首提之城,“制造美学”摄影流派更是今年市民摄影周的新概念。《制造美学(东莞)影像展》分为“东莞制造·享誉全球”“中国制造·光影匠心”“制造之光·人文记忆”三大篇章,通过将镜头对准制造业背后的人文故事,展示东莞制造设计之美、工艺之美、生产之美、产品之美,表达东莞制造的人文之美、理念之美。透过“制造美学”摄影,不仅记录时代现实,更诠释工业生产背后的创新精神与美学追求。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在现场观展后表示,《制造美学(东莞)影像展》展览形式很活,用影像搭建成一个影像时空,让我们回到制造的空间里去,在这个文化场域里,既能在单幅作品面前深思,也能在组合起来的影像面前有空间感,让人回到当下,回到时代,效果很不错。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主席于文国是东莞的“老朋友”,先后多次来东莞采风,见证了东莞制造到智造的发展蜕变。他表示,“东莞制造就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这次的市民摄影周以‘制造美学’为主题,选的非常好,从这个角度去看工业制造,东莞在国内领了风气之先。”
“通过这些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东莞制造的转型和发展,感受到东莞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时代使命感。工业摄影在记录东莞制造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理解这个时代的窗口。”人民摄影报副总编辑张新宇表示,在东莞,工业摄影被赋予了特别的使命,不仅记录了东莞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东莞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发展变化。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益刚认为,这次活动主题新、形式新,在镜头之下,制造就不再是冰冷的生产,而是充满生命力的艺术演绎,是影像赋予了它们多层次的含义。“归根结底是东莞这座城市有着开放包容的气魄,可以让企业家们在这里安心打拼,让摄影爱好者们在这里肆意创作,让我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发展。”陈益刚说。
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志良以“以摄影之名,一座城与两亿人的在场见证”做了分享。他通过展示东莞摄影家抓拍城市发展、制造业发展及背后“2亿分之一”等作品,围绕“时代记录开启东莞制造摄影之路”“制造美学源于发现东莞制造之美”“走向全国为东莞制造之城扬名”等内容并分享了自己对制造美学的思考。
李志良说,正因为有了东莞摄影人的努力,我们今天才会看到很多东莞制造美学珍贵的瞬间,他们通过发现东莞制造之美并在摄影展上呈现,让东莞制造美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