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科幻产业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发展主题研讨会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6 15:16:06
分享

12月10日上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科幻产业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发展主题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共同探讨科幻产业如何赋能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科幻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科幻产业因其独特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属性,在国际传播中大放异彩。如何发挥科幻产业的优势,以创新的形式助力中华文化在国际间传播和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次研讨会汇聚行业专家、学者、科幻作家、文化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交流与合作,期望能够激发新的创意火花,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同时为科幻产业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新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朱芳,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文科处处长李焱,新星出版社幻象文库编辑部主任、资深科幻出版人黄艳,西班牙汉学家、翻译夏海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北京广安渲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恒,斯巴诺萨创意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敖慈悦等出席本次活动。

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文科处处长李焱表示,北京市通过构建“一核多点”的格局,推动科幻产业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了包括中关村科幻研究中心等组织在石景山集聚,目前科幻产业上下游企业200多家,形成了内容创作、IP转化、影视创投、影视拍摄、科技+体验全链条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国际交往城市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前,在“幻聚山海”邱启敬科幻艺术展上,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和科幻中心共同举办圆桌论坛,吸引了刘慈欣、外国专家等大咖联袂参与,将中华文化与科幻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数字艺术得到了突破,也为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科技新路标。这些探索,为科幻+文化+艺术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也给我们带来未来推动工作很多新的启示,推动创作圈和科技圈更好地融合,为产业更好地服务。

新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朱芳带来了分享,她表示,科幻作品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原创的科幻作品当中,会将中华元素融入科幻的创作过程中,就可以让传统文化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科幻产业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链增长,为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随着科幻产业的蓬勃发展,出版社也在积极寻找和策划好的选题,推出新的科幻作品,借助新的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得益于产业的繁荣发展,大家对于传统文化怎么深入,既要小心挖掘,也是认真保护,通过各种层次的传承,这种意识大家都是在不断增强中的。这种意识的增强,也为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也带来了更多机遇。在全球文化交融的今天,科幻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也在更深层次上传递出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科幻产业不仅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推手,也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它是一种有效途径。

西班牙籍译者、汉学家夏海明分享了他在中国文学、文化海外传播时的工作经验。他表示,当下中国文化出海越来越多,他也受邀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他的观察中,国际市场有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会积极学习、并参与到宣传中国文化的活动当中。很多人会主动搜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三体》系列在国际广泛传播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科幻产生兴趣,开始主动寻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科幻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领域,因为它探讨的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科幻可以超越文化差异。以此为背景,在探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要发掘好故事,培养好的作家和译者,加上优秀的出版方,同时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国际读者感兴趣的方向,并以此作为国际传播的依据。

新星出版社幻象文库编辑部主任、资深科幻出版人黄艳分享了原创科幻在国际传播中的现实问题。站在出版方的角度,黄艳老师提到,自2021年起,幻象文库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科幻搭建传播和出海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中国科幻出海的进程在各方努力下逐步变好,除了好的作家和作品不断涌现外,中国科幻出海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人才梯队的建设。首先不论是中国科幻,还是中国文化,出海过程中需要优秀的出版人在国际市场为其发声,另外需要优秀的译者和科幻作家培养体系。科幻内容的传播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各方力量的支援,可以看到目前政府在此领域的关注和助力,正在让中国科幻出海变得越来越顺利。

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在分享中表示,全球都在做科学普及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在近几年的进步尤其明显。科幻的传播可以体现在两个维度上,其一是科学的朴素表达方式,其二是人类朴素的情感。前者是大量的技术从业者和科学从业者,与科幻最极限的想象力之间进行互动的结果;后者是故事传播过程中,各类人群间的情感共鸣。在当下,中国试图向海外讲述一些故事的时候,不妨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和人类的情感之上。从数学角度,科幻应该是唯一最优的解。

北京广安渲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恒带来分享“国产引擎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在分享中,他详细介绍了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的具体案例。作为国内唯一上线运行的国产引擎,广安渲光在近些年与文旅、文博、动漫、影视等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探索技术与内容的有机融合。在文旅和文博领域,广安渲光一方面助力实体资料的数字化,一方面致力于让静态的文旅资产动起来,增加游客的体验感。最近,广安渲光与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幻聚山海:邱启敬科幻艺术展落地首钢园,更是公司在文旅融合上进行的又一次尝试,广安渲光希望做出既能够满足艺术家表达,又能让硬件、科技、艺术完美的结合。

斯巴诺萨创意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敖慈悦在分享中提到了公司的切身实践经历。一直以来,斯巴诺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从传统媒体到如今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展览策划,斯巴诺萨持续寻找技术赋能和艺术表达的平衡点,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此基础上,此次与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共同策展幻聚山海:邱启敬科幻艺术展,也是希望让文化传播借助科幻技术的翅膀,从首钢园开始,逐步走向国际。

科幻产业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响是多维度的,科幻产业不仅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科幻作品,如游戏、动漫、文学等,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科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增长,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了产业融合与经济增长。此外,科幻产业提升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如显示交互和数字化技术,为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创新手段。同时,科幻产业激发了国际公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参与,提高了文化自觉,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社会力量和创新动力。检索中国科幻故事,体验中国科幻产业成果等形式,已经成为国际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科幻产业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发展研讨会是2024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的八场主题研讨会之一。本届论坛主题为“开放、交融、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来自思想文化、国际传播领域的20多家专业机构和中外知名专家参加活动。本届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文联、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指导,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图书中心、中国网、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外文出版社、朝华出版社、中国美术报、中国民族报社、中国诗歌学会、中国作家网等联合主办。(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