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石景山区中德产业合作交流会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以“中德智联 共赢新篇”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科幻、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广泛邀请业界专家、中德企业代表开展主题演讲、项目路演和对接洽谈,旨在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为媒介,为中德两国产业界、企业界、科技界搭建交流平台、创造合作商机。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民强,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孟凡勇,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万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先侠,副区长李文化,德国工商大会中德经济关系主任、德国国家亚太经济委员会高级主任柯天乐等参加活动。
区委书记常卫在致辞中表示,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在首钢园举办,为石景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合作机会。当前,石景山区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期,各类国际开放要素正在加速集聚。全区将持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健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用好各级实验室、技术平台、产业园区等载体,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持续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放眼全球吸引顶尖高端人才,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高“一网通办”效能,让企业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希望更多德国企业家走进石景山区,深化对接、拓展合作,搭上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快车,共享城市复兴带来的商机,共同开拓这片潜力无限的新质沃土。
德国工商大会中德经济关系主任、德国国家亚太经济委员会高级主任柯天乐表示,中国德国商会始终致力于为中德企业间的对话搭建桥梁。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德中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北京,许多会员企业积极投身本地高科技发展项目,为促进中德经济合作增添了实质性动力。本次大会,不仅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深化合作的契机,也为双方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对话空间。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民强在致辞中表示,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不仅是首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更是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在科技创新、制造业、环保技术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石景山区与德国企业界开展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希望双方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孟凡勇在致辞中表示,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功能定位,稳步推进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是唯一同时拥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已累计推出1200多项改革措施。石景山区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空间充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国率先推行登记告知承诺制等多项创新举措,开展创新型企业引育行动,实施“景贤计划”,构建多元共融的产业“生态圈”。开放的北京充满活力、商机无限。开放的石景山风生水起,机遇无限。真诚欢迎德国企业来北京、来石景山区考察、投资、兴业,携手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会上,石景山区政府分别与中国德国商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搭建中德企业沟通桥梁的组织,中国德国商会将与石景山区一道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推动项目落地、开展商务交流、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紧密围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科幻、虚拟现实等特色产业和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开展深入合作,为有意愿落地石景山区的德国企业提供便利,共同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实现互惠互利、双促双赢。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是商务部直属的专业投资促进机构,肩负着推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国内外投资合作的重要使命。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未来,石景山区将借助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专业的投资促进平台,提升投资促进工作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投资策略,助力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国家特聘专家吴东方博士,弗劳恩霍夫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马小龙博士围绕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主题进行演讲。全景声、SEEBURGER、智瞰深鉴等5家德中企业开展项目路演,并与来自各方的企业代表和投资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行业市场趋势,寻找投资机遇。
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区科委主任贾曦在交流会上重点介绍了石景山区特色园区发展情况,近年来,石景山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构建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布局的“2+4+4”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以中关村石景山园作为产业转型主阵地,打造“一核心、两组团、五个特色园区”的发展格局。
石景山区坚持做精科幻产业集聚区,成功举办四届中国科幻大会,集聚科幻企业和机构200余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一,京西科幻之城加速崛起;做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工作方案和系列政策,集聚人工智能企业百余家,在全市“一超多强”布局中凸显石景山特色,落地全国首个、北京唯一“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产业(北京)创新基地”,引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重点实验室,建设全国大模型评估评测平台;做优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暨中国电科(北京)智能科技园,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00余家,打造中国电科(北京)智能科技园,目前在园单位31家,建设3个国家级原创技术策源地、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17个研发中心;做实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先导区集聚东土科技、航天云网、融硅思创等众多龙头企业,入驻率达到90%。核心区一期已建成投用,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未来园区年产值有望达到500亿元;做大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发挥北京市“虚拟现实产业组团”唯一承载区的作用,着力培育集聚终端器件、内容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20余家。
同时,石景山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打造“北京服务”方案,坚持深入走访企业,问计于企、问需于企,与企业共同谋划和推动区域发展。全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在全国率先推行登记告知承诺制等多项创新举措,为驻区企业提供“一网办理、一表申请、一证准营、一码联动”的优质便利服务,设立“跨省通办”综合窗口,落地实施一批“跨省通办”事项,对企业落实“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当好企业“服务管家”,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帮助企业疏堵点、提信心、破壁垒、解难题,切实增强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深入实施“景贤计划”,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做好人才落户、居住证办理、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全力打造服务科技创新的人才生态。
为促进德国企业了解石景山区的优势产业和布局规划,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举办期间,石景山区还邀请德国企业代表团前往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中关村科幻创新中心等石景山区特色产业园区进行深度考察调研,推动筑巢引凤,吸引德企落地发展。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