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是看看通知的社区大屏,现在成了我们老年人展示才艺的舞台!”68岁的海创社区居民伍伟建指着社区活动中心(下称海上心客厅)滚动播放的短视频说道。视频中,方言社的阿姨们用方言演绎着新年童谣,这条由伍叔叔拍摄剪辑的作品已吸引社区上千人次驻足观看。
海创社区居民观看方言社视频并进行方言试讲
3月26日开始,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海创社区开始举行“我要上大屏”银龄创意展演活动,海上心客厅的大屏被摄影社的社区故事集锦、方言社的“方言拍档”等视频等轮番占据,社区各银龄社团通过短视频创作与才艺表演争夺“社区明星社团”称号。这场活动,让社区老年居民从社区养老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蜕变为社区文化的“主动生产者”。
“许多老人退休后不缺时间,缺的是被看见的舞台。”活动策划人、海创社区党委书记徐波平坦言。传统养老服务多聚焦于生活照料,而海创社区通过“以展促参”模式,将社区大屏转化为开放式创作平台。摄影社的叔叔阿姨自学剪辑记录社区风采,编织社的阿姨将作品制成盲盒引发年轻人追捧,方言社用乡音童谣唤醒集体记忆……每个作品都成为一把钥匙,打开老年人与社会对话的新窗口。
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60岁以上网民已突破1.57亿,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元。海创社区让老年人主导内容创作的创新实践,既能缓解老年人“数字鸿沟”焦虑,又能增强其社会认同感,是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的成功一步。
为激发老年居民持续参与热情,海创社区同步推出“出道计划”激励机制,各社团作品同步发布至社区视频号,每月依据点赞、转发等数据评比,优胜社团可获“社区明星社团”奖章及视频优先展播权。现代舞社负责人,61岁的海创社区居民张颖对此充满干劲:“我们正在策划‘祖孙共跳一支舞’的视频录制,下次一定要冲上榜首!”
活动还催生了“代际融合”效应,擅长视频剪辑的海创社区青年居民郑再非,主动担任技术指导,教老年居民制作视频特效;社区视频号评论区里,“给爷爷奶奶打call”的留言频频刷屏;现代舞社策划的“祖孙共舞”项目,让家庭群聊多了共同创作的话题。当银发族的作品通过大屏和社交媒体传播,代际之间的“次元壁”正在被温情溶解。(吴佳怡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