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对零食“既要又要”,既想要口感好、风味独特,又抗拒高热量和添加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这些梅子产品看似脑洞大开,其实暗藏“心机”,细数每个产品背后,都暗藏着市场洞察。
提到青梅,你会想起什么?是曹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广式烧鹅的专属蘸料青梅酱,还是蜂蜜、盐腌渍后的梅干,吃起来温润酸甜,令人两颊生津?
事实证明,人们对于梅子的开发还不足1%。
就在本周,溜溜梅开了一场“梅”好新势力新品大会,把“梅子”产品玩出了新花样——
1、一颗青梅的无限想象
你可能想过青梅和酒、蜂蜜的组合,而这一次,溜溜梅开启了寻味“梅好中国”之旅,让青梅和不同地域的果干组成了全新CP,尽享地域风情——当青梅遇上上海的黄桃、海南的芒果、台湾的凤梨,组成了上海黄桃QQ梅、海南芒果抱抱梅、台湾凤梨啵啵梅。
当别人家的果干还在切片躺着,溜溜梅拿出“鲜采厚切”的绝活,每片果肉都是原产地土特产,主打一个“用嘴环游中国”。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贵州酸辣糟糟梅,把地道的贵州酸辣融入到青梅风味中,一口下去,是西南胃认证的酸辣脆爽,也是在家追剧、休闲解乏时的解馋利器。
如果说,贵州酸辣糟糟梅是在风味上下功夫,那么“梅冻”产品则是在风味、成分上都脑洞大开。
过往,果冻行业长期使用明胶、柠檬酸等食用添加剂,唯独不见天然果肉的踪影。直到2019年,溜溜梅创新性地将水果鲜榨成浆,推出蒟蒻果冻产品——梅冻。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2年,梅冻销售额10倍增长;2024年,溜溜梅梅冻产品在行业内的市占率上升7个百分点。
今年春天,梅冻再次玩出花活——茉莉青提梅冻,阳光青提鲜果榨浆,自带江南滤镜,樱花草莓梅冻,采用奶油草莓鲜果榨浆,氛围感十足,两款风味直接让你把整个春天嚼进嘴里,露营野餐时掏出来,妥妥的零食届颜值担当。
和梅冻一样“天然”的还有焕新品牌西梅纤生,这次,它玩起了“极简主义”:甄选法兰西贵族血统西梅,无添加纯素颜出道,0添加、0蔗糖、0脂肪,连核都贴心去掉,懒人集合,这不直接打到心趴上。
这次新品大会上,还有三位惹人注目的“功能选手”——梅饼、醒梅片、打梅打。
首先是“晕车终结者”梅饼,专治各种晕车晕机开车无聊。无论你是在高速上堵成贪吃蛇,还是在盘山公路扭成九转大肠,含一片梅饼,立马神清气爽。
如果你是容易疲惫的学生党、打工者,“醒梅片”选手绝对是提神醒脑的“好搭子”。原味款含透心凉薄荷粒子,一口直冲天灵盖;紫苏款添加紫苏精粹,自带草本结界。开车犯困、写论文犯困,还是敲代码做PPT犯困,来片醒梅片,“立刻唤醒”。
最后一位重量级选手是品类开创者打梅打,这款定位“轻功能软糖”的选手,把天然梅精(天然青梅鲜果熬制的浓缩精华)作为夹心,还添加了能提神醒脑的马黛茶提取物。疲惫紧张时,咬开Q弹外衣,梅子精华+多种维生素组合拳直击味蕾,让你上班摸鱼、地铁通勤,随时随地打起精神、找回状态。
2、 当代人吃“梅”
要风味也要健康
当代人对零食“既要又要”,既想要口感好、风味独特,又抗拒高热量和添加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这些梅子产品看似脑洞大开,其实暗藏“心机”,细数每个产品背后,都暗藏着市场洞察。
就拿看似口味猎奇的贵州酸辣糟糟梅来说,其背后的趋势是“零食+地域风味走红”。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早就指出,“吃地道风味”相关的笔记发布同比增227%,越来越多人愿意吃具有地域特色口味的食物。
不过,地道风味这么多,为什么是“贵州酸辣”?
事实上,年轻人对贵州风味的偏爱,在2024年已经显露。餐饮界,贵州烙锅、酸汤火锅走红,零食界,乐事、噜咪啦酸汤口味的薯片受宠。小红书上,“糟辣椒”已经逐渐从贵州本地人的变成更多人喜爱的“续命神器”。
溜溜梅也洞察到了“贵州酸辣”这一流行趋势,在进行消费者调研和多轮产品测试后,溜溜梅为贵州酸辣糟糟梅定了3个主要特点:“脆、酸、辣”。
A级青梅遇上地道贵州糟辣椒,碰撞出酸辣脆爽的滋味,解馋的同时,还能凭借其地域性口味,传递中国的地域文化。糟糟梅背后,就是贵州人民“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吃酸文化”。
此外,健康化大趋势之下,年轻人吃零食不仅要口味好,还要健康。
对于年轻人来说,零食的健康有多重含义:首先是成分天然、富含营养。
根据Innova 《2024年零食调研报告》的最新数据,在具体的购买决策中,大约32%的消费者优先考虑"天然"属性,28%的人更关注“低糖/无糖”特征,而高纤维和高蛋白这两项营养强化特征均获得27%的消费者青睐。此外,36%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增加了对添加营养价值零食的购买,如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钙质的产品。
西梅就因为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素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被他们称为“肠道清道夫”,最近两年走红的西梅类产品“增长爆发”,以西梅汁为例,博研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西梅汁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
西梅纤生的西梅干,就顺应了年轻人对零食“营养”“天然”的需求,0添加、0蔗糖、0脂肪,补充膳食纤维、畅快生活的同时,不给身体增加负担。
当然了,比起像药一样的保健品,年轻人更相信“药补不如食补”,他们更偏爱具备有一定功能的零食,这就不难理解梅饼、醒梅片、打梅打这类功能选手的出现——年轻人既要健康,又要好吃无负担。
根据《2024功能食品行业白皮书》,2016~2023年中国功能食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预计到2025年,中国功能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857亿元人民币。
此外,青梅类产品自带药食同源的Buff,青梅富含多种“天然有机酸”,能健胃消食、促进代谢。
3、 吸引年轻人的“三板斧”
洞察行业趋势和消费者痛点是“梅子”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溜溜梅还打出“三板斧”和消费者深度链接。
第一板斧,“雨露均沾”,让生活的每个场景都有溜溜梅。“早C晚A”过时了,现在更流行的可能是“早梅晚梅”。
在早八通勤的地铁上,醒梅片让人神清气爽,敲代码,写PPT的工位上,打梅打成了提神搭子,节假日的长途汽车上,是晕车神器,周末露营野餐的桌布上,梅冻成了氛围感担当……
在每个场景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同样是追剧场景下吃零食,有人想要的是好吃、好看、能带来愉悦感的小零食——梅和菓子系列溜溜梅负责满足:既有咸甜酸混合的海南芒果抱抱梅、酸辣脆的贵州酸辣糟糟梅,还有鲜甜多汁的台湾凤梨啵啵梅;也有人追剧时痛点是“嘴巴闲不住,想吃零食但有负罪感”,这时候,西梅纤生的西梅干提供了低热量的轻负担选择。
第二板斧,“顶流”轰炸。品牌代言人不仅能体现出品牌选择“和谁沟通”,也代表了品牌想传递的价值形象。溜溜梅选择时代少年团作为梅冻的代言人,可见想要和年轻人深度对话的决心。
一方面,坐拥千万活跃Z世代粉丝的时代少年团,与梅冻核心消费人群完美契合,另一方面,时代少年团青春、向上的形象和成长故事,与年轻人崇尚个性、表达自我态度相符,这让溜溜梅品牌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第三板斧,既提供产品,也提供情感和文化链接,典型的代表是全新品类打梅打。
现如今的年轻人,不仅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疲惫,精神状态也很“美丽”:学习、上班时,平静中透着淡淡的“疯感”,渴望能有片刻时间“短暂逃离”,吸一口氧,然后满血复活。
而这时,打梅打则在“功能”和“精神”上提供了双重满足。
想象一下,深夜图书馆里,备考党撕开“打梅打”包装的“咔嚓”声此起彼伏,提神软糖在齿间爆开;写字楼早八的会议室,打工者把印着“打起精神打梅打”的软糖推过桌面……
一句“打起精神打梅打”,是校园、职场人的续命神器,更是他们的精神打气站。
简而言之,无论是梅子产品的创新、品类的开拓,还是溜溜梅品牌和消费者对话的方式,不仅洞察了人们的实际需求, 而且真正理解当下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关于青梅的故事和想象还在继续,但不变的是,溜溜梅为消费者提供“梅”好滋味,传递“梅”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