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其重要性已是毋庸置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为落实好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求,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已经陆续推出。
同时,为了实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我国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基础,深层次改革以及科技发展更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无限机遇。
但是,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市场准入、要素分配、融资投资以及服务供给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断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也凸显了当前助力民营经济应对挑战的紧迫性。
民营企业连接着市场供给与消费,也是技术研发、融资投资的重要参与力量,是中国乃至全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月17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体现出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坚定决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本次座谈会也提供了宝贵的“面对面”沟通机遇,民营企业家代表们可以借助本次座谈,向国家领导层当面建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极大地巩固了市场信心,充分彰显我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能力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广大民营企业也要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在推动我国高科技领域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其中就包括一些90后企业家们,他们的创业企业已经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展现出了潜力,也证明了我国创新体系的强大内生动力,彰显企业家精神的传承。
发展中遭遇的“逆风”,只会让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孕育出更强的创新动能。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党中央的重要部署必将推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尽快形成可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民营企业克服困难、壮大发展。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2月18日社论
原标题: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crucial to beef up performance of private secto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