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天津科技大学“知产赋能 非遗焕彩”团队走进河北省沧州市文庙中学,开展了一场以“用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讲解知识产权知识。
宣讲会上,团队成员结合法学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学生们了解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而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为非遗提供法律保障,防止其被滥用或侵权。
团队还特别介绍了沧州本地非遗项目,如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等知识产权手段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宣讲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激发了学生们对非遗保护的浓厚兴趣。
文庙中学的师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通过这次宣讲,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产权的知识,还意识到保护非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学校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为他们树立了文化自信和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介绍当前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困境。
“知产赋能 非遗焕彩”团队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是团队践行社会责任、推动非遗保护与知识产权普及的重要一步。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公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刘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