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陶都续匠心,携手“童”行承非遗

来源:东方网
2024-09-17 14:02:07
分享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非遗所思”中华文化传承团前往宜兴市丁蜀镇、镇江市南徐小学等地开展“紫砂流芳,非遗传承”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亲手制作、开展宣讲体验课堂等活动,为宜兴紫砂陶制作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推广贡献力量。

探访陶都之光,对话紫砂匠人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为深入探索非遗紫砂技艺,实践团集体参观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重点考察了紫砂馆、韩美林艺术馆、顾景舟艺术馆等场馆。此次考察涵盖了紫砂陶制作技艺的历史沿革,从明清时期的古朴典雅古壶,到融合现代设计元素的创新紫砂作品,全面展示了紫砂陶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多样性。展区内,各类手工制壶工具整齐陈列,匠人们精心绘制的设计手稿亦悉数展出,这些实物资料不仅揭示了紫砂陶制作技艺的复杂性与精细度,也反映了匠人们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通过细致入微的观赏与学习,实践团成员对紫砂壶的形制演变、制作工艺的各个环节以及紫砂泥的独特材质特性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此次实践不仅拓宽了成员们的专业知识视野,也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非遗紫砂技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实践团参观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梁雯欣 供图

为进一步了解紫砂技艺传承现状,实践团前往紫砂工艺师个人工作室、盛丰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地进行探访,与多位资深紫砂壶从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在采访过程中,成员们发现这些匠人不仅技艺精湛,更对紫砂壶的历史、文化及制作工艺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匠人代表蒋铭指出,普通紫砂壶的制作技艺经数年研习可掌握,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创新,这要求匠人具备高度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及多方面的技能融合能力。当前,创新能力不足是紫砂陶匠人群体面临的共同难题,但匠人们正积极寻求突破,勇于迎接挑战,致力于将现代审美元素巧妙融入传统工艺之中,以期赋予紫砂壶艺术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此外,实践团还了解到,为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已有部分地方高校设立了紫砂陶制作技艺相关专业,为培养新一代紫砂陶匠人提供了有力支持。社会各界亦纷纷采取行动,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团还与师傅们共同探讨新时代青年对紫砂文化的认识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好非遗紫砂技艺。

图为实践团采访紫砂行业从业者。梁雯欣 供图

探索壶中奥秘,领悟独运匠心

实践团成员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深入学习了紫砂陶制作技艺。成员们首次接触并运用了身筒拍子、矩车、竹拍子等传统手工制壶工具,通过一系列严谨而细致的步骤,成功完成了各自的紫砂陶小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在精细度与艺术性上尚无法与资深匠人的紫砂壶相提并论,但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与挑战。“紫砂陶制作真是太有趣了,我真想在这里拜师学艺了!相信大家在深入了解后都会爱上这项非遗技艺的。”团队成员李园园兴奋地说道。成员们亲身体验了从泥料准备、造型设计到成型、修饰的完整流程,面对形状塑造的微妙变化与制作难度的逐步升级,第一次接触紫砂陶技艺的成员们普遍感受到了制作一把合格紫砂壶的不易,从而对长期致力于紫砂陶技艺传承的匠人们表达了由衷的敬意与钦佩。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梁雯欣 供图

走进紫砂课堂,助力非遗传承

为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打造文化传承阵地,团队成员先后前往镇江市南徐小学、徐州市德惠教育、无锡市新吴区图书馆三地,面向青少年开展宜兴紫砂陶非遗技艺宣讲体验活动。

实践团成员搜集大量资料,认真备课,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对紫砂壶的分类、制作流程以及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讲解。活动进入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满怀期待地领取了紫砂泥材料,通过视觉观察、嗅觉体验及亲手触摸等多种方式,对紫砂泥这一特殊材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认知。宣讲小组进行紫砂杯制作现场演示,并逐一指导孩子们掌握拍打、刻划、粘合等基本技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积极投入到紫砂杯的创作中。他们的创造力在此刻得到了充分展现,一件件充满个性与创意的紫砂杯作品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中诞生。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紫砂杯,并自信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与成果。“我回家也要向爸爸妈妈介绍紫砂壶,教他们制作紫砂杯。”南徐小学的一名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这样说道。在团队的带领下,孩子们在亲手制作紫砂杯的快乐中体会非遗之美,在心中播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指导孩子制作紫砂杯。姜宇豪 供图

在无锡市新吴区图书馆,团队面向27组家庭开展紫砂陶宣讲体验活动,大朋友、小朋友共同参与到这场非遗文化盛会当中。在趣味连连看的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通过游戏形式深化了对紫砂壶相关知识的了解。家长与孩子携手合作,共同投入到紫砂陶艺的制作过程中,十分积极地向队员提问,团队成员以专业细致的态度耐心指导,帮助大家解开非遗文化密码,参与者们在本场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的紫砂制作技能,更在无形中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图为实践团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合影。梁雯欣 供图

这不仅是一次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探索,更强化了实践团成员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展望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书写非遗传承的新篇章,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供稿人: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梁雯欣 李园园 王炎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