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有数: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更强新质动力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11-08 11:05:01
分享

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民营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其角色与贡献备受瞩目。2024年11月7日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岳先生,受邀参加中国企业论坛,并在数智化赋能产业升级分论坛进行了主题为《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民营经济发展逻辑》的主旨发言。其分析数据来自2024年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和零点有数联合发起的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监测平台。

附图:活动现场

发现一:民营企业相信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价值,但存在一定认知偏差

监测数据显示,64.07%的民营企业对于新质生产力能为所在行业带来变革持乐观预期。分行业看,金融业、先进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新质生产力带来行业变革的预期高于平均值。从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看,平台经济及配套服务、新型储能及配套服务、人工智能及配套服务、工业软件及配套服务的预期高于平均值。

尽管相信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价值,但是对于“新质生产力是个什么力”,当前还有明显认知误区。在受访企业中,60.1%的企业更关注本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而忽视了多赛道多领域的技术突破。54.7%的企业仅关注专业技术的持续研发突破,但是对于技术之间的交叉整合关注度不够。53.2%的企业仅关注垂直领域持续创新,未关注不同领域的横向协同创新。

在以多技术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大科学”时代,技术移用是变革的核心源泉,尤其是信息、生命、物质三大板块间的高频交叉和深度融合。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对大数据等15项热点技术领域均有关注,但关注度明显失衡。这一现象可能会影响不同领域的交流和整合,限制民营企业产生创新性、多样性和突破性的科技成果。

发现二:民营企业中出现了新质化升级的前沿企业群体,总体上来看尚未进入全面行动阶段

尽管六成以上企业对于新质生产力能为所在行业带来变革持乐观预期,但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步伐却显得迟缓而有限。从本期数据来看,仅有8.2%的企业能够聚焦关注领域,制定出系统的研发、应用及推进计划,并付诸实施,在技术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方面,也仅有10.2%的企业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调查同时发现,新质计划和实践布局主要在大型企业内进行,中小微民营企业则将新质生产力视为“高大上的话题”“未来必然趋势”,企业当前经营和新质生产力还有相当距离。在询问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及行业的关联度时,38.1%受访企业觉得新质生产力与其无关,39.4%觉得新质生产力对所在企业业务发展和突破影响甚微,还有39.9%表达出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无力感,认为在当前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下,难以扮演起这场变革的引领者或率先享受变革红利的角色。

较其他行业相比,文体教育行业(46.4%)、房地产和建筑行业(41.7%)、传统纺织品和服装制造、食品加工业、金属加工业等传统制造业(40.3%)等行业中,民营企业在面对新兴技术或生产力模式时的保守与疏离态度更为明显。

发现三:民营企业期待获得更高能级的引导,助力新质生产力布局进程

调查显示,48.40%的民营企业表达了参与新质生产力建设的强烈意愿,期望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引导。47.02%的企业建议政府设立新质生产力产业目录,通过明确发展方向与重点扶持领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路径与政策红利。47.66%的企业强烈呼吁政府及行业组织加快步伐,制定并推广统一的新质生产力标准体系,确保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有48.4%的民营企业希望强化中介服务支持,在信息咨询、专业的人才培训、精准的技术指导以及可靠的贷款担保等方面得到专业支持。

基于以上发现,袁岳先生认为,要充分认识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协同性,不仅要关注战略性产业,也要重视其他行业的“新质化”。既要集中力量攻关“卡脖子”技术,也要重视在非敏感领域大力涵养新质生产力、培植敏感性技术,使其具有超长竞争力。要加强营商环境的“向新力”。针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均应强化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导向的全维度赋能,共同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同时,也要特别关注新质生产力的标准目录制定,并开展普及教育。以企业实践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价值。

(来源:零点有数)

编辑:rwzh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