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遇上浮山剪纸,够燃!

来源:临汾日报
2025-02-23 18:16:07
分享

当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创票房新高时,我市浮山县的一座青砖小院内,浮山剪纸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宁正用一把剪刀和数叠红纸,将银幕上勇敢无畏的魔童哪吒、风度翩翩的灵珠敖丙、憨态可掬的太乙真人等人物形象,用剪刀定格在纸上。

2月21日,记者走进浮山县张宁的非遗剪纸工作室见证传统非遗与现代IP的奇妙碰撞。

推开工作室的大门,墙壁两侧的各种大型剪纸作品让人惊叹不已。“这里的作品大一点的有1.5米见方,以前创作过近2米高的作品,还有数十米的长卷……”张宁热情地介绍,浮山剪纸以剪为主,刀刻辅助,除非一些细小的环节,剪刀无法触及,才用刀尖刻几下。说着,他就拿出刚创作的哪吒系列作品,“电影里哪吒挣脱命运锁链的瞬间,让我意识到剪纸艺术也要打破思维枷锁、不断创新。” 

工作台上,一个很有年代感的柳编箩筐里,放着十几把磨得发亮,且大小不一的剪刀。“这把小剪刀,专门处理毫米大小的线条;这把祖传的鱼形剪,适合剪民俗图案的粗犷轮廓……”张宁如数家珍,手里剪刀开合间,红纸纷落如蝶。

“早前的哪吒剪纸就是莲藕元素+风火轮元素+胖乎乎的肚兜孩童形象。”张宁说,随着国漫版哪吒形象的持续爆火,传统剪纸也开始多元化,比如魔童哪吒的放荡不羁、英勇抗争、喜笑颜开等等,这不仅是哪吒形象的变迁,也是剪纸手法和理念的变迁。

从画线稿到用剪刀将纸张镂空,一上午的时间悄然而逝……一幅幅构图饱满、画面充实的哪吒、敖丙、申公豹等剪纸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张宁说:“传统剪纸的表现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文化散发出新的、璀璨的光芒。”

文/图/视频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海军 王梓轩

视频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编辑 宁馨儿 实习生 姜柯宇

校对 师卓莹 郭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