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月14日长沙讯 “2024年是湖南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以5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全省科技创新呈现了新的气象。”1月14日,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首场“厅长通道”上,湖南省科技厅厅长朱皖介绍了湖南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相关成果。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朱皖。
一是投入产出再上台阶,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了1280亿元,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突破210亿,带动发放各类科技贷款超6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增长超过20%,高新技术企业增至了1.75万家,特别是12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级科技人才突破1000人。
二是创新平台增量提质。“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35家,数量和在全国占比实现了“双提升”。另外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总数居全国第2。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
三是科研攻关成果丰硕。2024年全省“十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打通长江最长公路隧道;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亩产突破500公斤。率先推出了视频超算、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文物高精度高速采集技术等成果,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朱皖介绍,在新的一年里,将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力推进5大标志性工程,全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创新版图中占据更高地位。加快建设“1+2”国家实验室体系,推动“4+4科创工程”,多出高层次人才,多出高质量成果。推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建强用好各类创新机构。
强化高水平科技攻关,在赋能产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持续推进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系统布局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以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工程,推动音视频、数字文博等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倍增。另外要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做示范应用,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计算、航空航天、合成生物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激发创新活力上打造更优环境。进一步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让成果产出更加高质高效。优化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的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让科研环境更加宽松和包容。另外将再完善人才评价、科技激励、成果赋权等制度,让人才创新更加安心、更加顺心。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胡思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