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以海洋经济互联互通形成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来源:中国日报
2024-12-29 11:30:57
分享

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精神,深入研究研讨和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合作,12月29日,以“推进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为主题的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协办,来自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埃及、英国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我国11个省市的智库专家、企业家共200余人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作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与增长潜力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加快海洋经济互联互通,无论是对双方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促进形成“以合作引领治理”的区域海洋合作新格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今年3月,中改院与东盟相关智库合作发起《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倡议》。从现实看,加快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进程,推动区域海洋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将释放区域蓝色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将形成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迟福林指出,海洋经济互联互通需要着力解决“需求大、进展慢”的突出矛盾。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对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提出了重要需求。2023年,中国、东盟的对外贸易中分别有94%、60%以上通过海运实现;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中65%通过海运实现。特别是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背景下,需要以互联互通实现中国与东盟海洋经济优势互补,合力打造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但是,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面临着互联互通水平较低的掣肘。例如,2023年全球前20大港口中东盟仅有2个。特别是受制于港口开放度低、合作机制缺失等,中国与东盟在海关及边境管理、物流服务质量、货运时效等方面不适应日益增长的经贸合作需求。

为此,迟福林建议,推进海洋经济互联互通需要务实举措。比如,以港口为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硬联通”,以邮轮旅游为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海洋产业互联互通进程,实现“产联通”,以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实现中国—东盟能源开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联通”,以规则、标准对接为重点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软联通”。

此外,要以海洋经济互联互通促进形成“以合作引领治理”的新格局。第一,适应东盟国家蓝色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采用包括“早期收获”计划、框架协议、双边投资协定等多种合作形式,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次区域合作进程,逐步扩大区域海洋经济合作与海上共同利益,以此增进合作共识,并排除域外因素干扰,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海洋治理新格局。第二,充分发挥以东盟为主体的RCEP的作用,形成以合作为基础的区域海洋治理新局面。第三,中国自主推进海洋经济领域向东盟的单边开放,助力形成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新格局。

最后,迟福林建议,要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海南处于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8字形”战略交汇点上,无论是从区位、产业、合作基础还是从政策与制度优势看,海南都有条件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例如,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等政策,鼓励支持东盟企业围绕海产品加工等在海南投资设厂;依托“中国洋浦港”的特殊政策,通过共建港口联盟、共同制定豁免查验商品目录、共同实施“认可经营商计划”等方式加强与东盟国家港口的对接,打造连接两个市场的航运枢纽港。当前,重要务实举措是,针对中国—东盟海洋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在洋浦设立面向东盟的“离岸仓”,推进统仓统配模式;设立中国—东盟海洋博览会,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中国—东盟贸易、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等。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