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的新时代解读——评新编历史话剧《屈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22 20:05:27
分享

伴随着历史的钟鸣,在楚辞《九歌·少司命》演绎而来的低沉吟唱中,新编历史话剧《屈原》拉开了帷幕。该剧由湖北三峡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由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维若编剧,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郭小男导演。为首府乌鲁木齐的观众带来了一场集历史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于一身的视觉盛宴。

历史人物重构

提到屈原,我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个沉吟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岸身形,那注视着汨罗江的坚定目光,被江风吹拂而起的衣衫,以及舍生取义的人性光辉铸就了屈原这一中国古代优秀爱国文人的形象。早在1942年,郭沫若先生便将屈原这一艺术形象展现在舞台之上,以屈原的高尚情操鼓舞当时的中国人投身抗战、保家卫国。时至今日,湖北三峡演艺集团推出的新编历史话剧《屈原》则更多地注重屈原这一人物形象对当下社会的影响,将众多历史人物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艺术表达进行重构,呈现出与当年郭沫若先生的《屈原》截然不同的诗意美学特色。

新编历史话剧《屈原》分为十二节,聚焦于屈原在楚国内忧外患之际的努力和抗争。全剧集中展现了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伟大情操和人性光芒。用诗意化的对白传达屈原高尚的情怀、炽热的爱国之心、崇高的人格修养,使他的艺术形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不光能够看到一位才华横溢、借诗言志的诗人,更能感受到他那心怀天下的胸襟。他渴望通过改革使楚国走向强盛,然而却触动了王孙贵族们的利益而屡遭排挤与打压。屈原的每一次抗争,都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勇敢跨越;他的每一次吟诵,都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抒发。为了楚国的强盛,屈原与郑袖据理力争,同张仪针锋相对,对楚怀王直言不讳,向奸臣贼子破口大骂,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尤其是结尾处,屈原从《天问》诗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开始发问,转而用大段充满激情的独白问出了他心中的疑问,呈现出忧国忧民却为那个时代所不容的屈原形象,重新阐释了屈原以身明志,投身汨罗的缘由。诗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抒发着屈原不与那肮脏的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随着充满楚地特色的舞台美术设计和音乐旋律,让人深深为之动容。

剧中,楚怀王的人物形象也进行了艺术化重构,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楚王。一般在文学作品中,楚怀王通常以昏庸无能的君王形象出现。但是,新编历史话剧《屈原》却没有将这一人物进行脸谱化处理,而是被赋予了更为复杂而多维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作为一国之君的无奈与挣扎。剧中楚怀王不再是单一的政治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人。他既渴望国家的强盛,又难以割舍个人的情感;既对屈原的忠诚与才华抱有深深的敬意,又不得不面对朝堂内外的重重压力,做出妥协与牺牲。比如剧中的楚怀王在明知赴秦国谈判是狼入虎口,最终决定只身赴约,想以此激励楚国重振雄风,最终事态的发展与他设想的截然相反,楚国衰落了,但是这种对楚怀王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让人对这一角色平添一种叹惜和况味。

除此之外,张仪与屈原之间的智斗,体现出两种不同价值观与人生哲学的碰撞。对郑袖的形象处理也更多反映了女性在权力斗争中的生存智慧,为整部剧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从中华传统诗词中汲取营养

屈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我们带进一个个充满奇幻的情境之中。他的诗歌中饱含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抗。同时,处处体现出浓郁的爱国情怀,彰显对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关切。他忧心于楚国的衰败,但又无可奈何,并且创造性地运用楚地的文学风格与方言声韵自成一派,极具特色。也因此,屈原诗歌的化用成为新编历史话剧《屈原》中最鲜明的特点。

该剧大量借鉴并融合了楚辞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剧中往往先使用屈原的诗词作为引子,然后引出现代语言风格的台词,让观众在感受传统诗歌意蕴的同时,也能很轻松理解编创者想表达的涵义。这些诗歌成为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不仅展现了诗人屈原的卓越才华,也通过楚辞的韵律与意境,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楚文化氛围。再比如,剧中将《天问》这首充满了对宇宙、自然、历史、人生等问题深刻追问的长诗与剧情结合,将这一作品的精神内核与屈原的愤懑结合在一起,通过屈原对《天问》的吟诵与解读,展现出他深邃的哲学思考与广阔的胸襟,引导观众一同思考他所提出的宏大且永恒的问题,这种对宇宙人生的深刻追问,使得整部剧作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

剧中还创造性地将《九歌》中的祭祀场景生动地再现于观众面前,通过极具楚地风格的舞台设计和表演形式创新,将人们带到了数千年前那个充满神秘而遥远的时代。

综上所述,新编历史话剧《屈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将历史人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跨时代的解读与再现。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度重构和对中华诗词的广泛汲取,该剧不仅让观众领略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在新时代里,《屈原》如同一股清流,提醒我们不忘初心、坚守理想、饱含一颗爱国之心。该剧不仅是对屈原及其时代精神的致敬与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次有力弘扬与展示。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李博)

作者简介:李博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