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论坛年终特别场:多元娱乐跨界对话,共绘年度文化蓝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2-31 14:28:08
分享

随着2024年渐入尾声,回望过去,娱乐产业蓬勃发展又面临诸多挑战与变革。12月24日至25日,由新浪娱乐主办的新浪潮论坛年终特别场汇聚了来自明星、剧集、综艺、演出、音乐、电影多个领域的资深人士与业内大咖,围绕各领域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对过去一年娱乐行业进行深度复盘,共同剖析现状、直面挑战、探寻未来发展路径,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精彩纷呈且充满启示的行业全景图。

内娱新人破局之道:多维度探索,精准定位“被看见”

“新浪潮论坛年终特别场・明星篇”中,微博明星业务总经理王娟与CD HOME 联合创始人毕英杰、壹心娱乐合伙人黄子樱、天娱传媒新人发展中心总经理喻美壬几位业内资深人士围绕“内娱新人应该如何‘被看见’”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全面剖析内娱新人面临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诸多思考方向。

黄子樱指出:“短视频和短剧市场的蓬勃发展,满足了当代观众对于快节奏、强剧情内容的需求,也为年轻演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她还强调,随着短剧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头部演员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进一步证明了短剧并非低端赛道,随着精品短剧的增加,许多短剧演员因爆款作品而获得关注,进而反哺到长剧资源中。

在争取曝光的过程中,新人的应对姿态至关重要。毕英杰认为:“新人没有选角的权利,应该抓住每一个可以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他还提到了天赋的重要性,认为理解能力强、具备独特气质的演员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

王娟指出,从平台运营和明星推广的角度出发,“上桌”意味着艺人进入了一定的流量梯队,成为具有较高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明星。虽然大众在作品排播周期、体量和质量等方面可能感受到了今年与去年的差异,但从微博平台的数据来看,今年的新人“上桌”规模并未大幅减少。微博将继续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服务体系,助力更多有潜力的艺人走向前台。“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在尊重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市场反馈。”王娟如是说。她还提到,微博会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互动,多维度数据评估艺人的潜力和发展方向,为经纪公司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新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确保他们的每一次曝光都能产生最大化的效应。

在新人运营方面,喻美壬指出经纪公司在签约新人时应保持谨慎,注重艺人的长期发展潜力而非短期利益。新人需要有野心和沉下心的心态,同时还需应用稳定的心态和知识储备应对舆情风险。王娟表示,艺人应时刻牢记自身公众形象,承担起社会责任。

剧集市场双轮驱动:内容创新+商业运作,实现“叫好又叫座”

2024年的剧集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观众的审美和观剧态度也在悄然变化,如何在播出期留住观众关注,播后期拉动长尾效应,成为了剧集创作者和营销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新浪潮论坛剧集篇聚焦“剧集市场如何兼顾‘叫好’和‘叫座’” 这一主题,邀请了芒果TV签约导演、《灿烂的风和海》总导演李漠;优酷闪烁工作室总经理、《新生》监制权香兰;兴格传媒董事长、上海影视制作业协会会长、《城中之城》出品人、总制片人、微博文娱智库专家杨文红;耀客文化花溪工作室总经理、《九重紫》制片人张莹颖;微博台网业务总经理伯莉总,从内容创作和营销的角度出发,共同寻找解题之法。

李漠指出,今年代表性的作品《新生》《九重紫》等,不仅体现了行业内的高水平制作标准,同时也展示了创作者对于题材选择的独特见解。权香兰也认为,真正能够破圈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既有创意又具备高品质的精品剧集,它们不仅吸引了大量新的观众群体,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观看影视剧的习惯,“快”成为了许多创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

然而,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保持内容的质量却并非易事。嘉宾们一致认为,剧集的快节奏实际上是剧集应该去水,观众要求的是情节的烈度、情感的浓度和叙事的深度。李漠强调,技术层面的节奏应该是长短相较、快慢向行,像心电图一样有律动,打到观众的点;而在情感表达方面,则需要更加细腻地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共鸣。

除了内容本身外,有效的宣传推广也是决定一部剧能否成为爆款的重要因素之一。伯莉总结道,如今的观众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观看电视剧,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其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因此,在剧集播出前后采取一系列互动性强的营销活动变得尤为重要。

从剧本的狂欢到路人热议直至口碑出圈,微博对剧集助力颇多。伯莉强调,微博作为一个观点表达的平台,不仅仅是情绪的宣泄,更多是观众接收到影视作品后观点的表达。通过实时动态地监测观众反馈,微博能够及时捕捉到观众的情绪,并与平台或片方联动,将情绪放大,推动剧情的讨论和议题的延展。

综艺行业竞争白热化:综 N 代抗起流量大旗,探寻 IP 增值新路径

在2024年这个综艺行业风云变幻的一年里,音综、恋综、素人职场综艺等各个领域爆款频出,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听盛宴。其中,综N代作为综艺市场的中流砥柱,再次扛起了流量大旗,引领着行业前行。聚焦“综N代扛起流量大旗,IP增值有哪些新解法?”这一主题,论坛邀请了优酷《怦然心动20岁》系列总导演戴维,湖南卫视芒果TV《我家那闺女》《我家那小子》制片人王鹏飞,优酷人文总经理、《圆桌派》系列总制片人王晓楠,腾讯在线视频天晴工作室负责人徐晴,与微博台网业务总经理伯莉围绕综N代的创新与发展,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在回归理性创作与消费后,综艺市场不断回暖,但与此同时,节目内容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观众审美疲劳问题逐渐显现。在综艺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综 N 代要想保持长青,需持续探寻IP增值新路径。

王鹏飞提到:“观察室里的人物关系是其他类型节目无法复制的优势。”王晓楠认为,开放式的讨论方式使得节目更具吸引力,同时也为文化类内容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圆桌派》系列正是通过深度对话激发共鸣,使每期节目都像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徐晴则通过深入香港律政界,展现与内地不同的职场生态,让《令人心动的 offer6》为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伯莉指出,观众对综艺的喜好集中在极致感官享受和情感、观点共鸣两个方面,内容纯度更高的节目更受观众青睐。

在助力综 N 代持续迭代的路径上,平台同样作用匪浅,作为综艺行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微博平台在综艺IP的增值过程中举足轻重。伯莉表示,微博平台通过其强大的社交属性和影响力,为综艺节目提供了广泛的传播渠道和互动空间。一方面利用营销手段提升节目热度,帮助节目触达更多的受众,另一方面借助平台的观点表达属性,在微博上建设阵地与用户进行交互,两者相互推动,可进一步促进口碑沉淀,让优质IP持续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我家那小子》与《我家那闺女》选择走会员专享模式,在没有广告赞助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无疑为行业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王晓楠亦提到,《圆桌派》第七季播出后带动了相关书籍销量激增,证明了高质量内容同样可以在商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综艺行业将继续在内容创新和商业赋能上发力。戴维表示,《怦然心动20岁》团队决定暂停一年,以确保节目的质量和价值观。他提出,团队将重点关注一档OST主题的音综节目;王鹏飞分享了《元气满满的哥哥》的重启计划;王晓楠透露《圆桌派》第八季和类似《十三邀》的新节目正在筹备中。徐晴则预测银发综艺将成为下一个爆款领域,她认为,随着社会对中老年群体的关注增加,这一领域将迎来爆发期。

演出市场2024年复苏强劲,行业领袖共绘2025新蓝图

现今,演出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复苏与成长。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行业内外都在密切关注着演出市场的动态与发展方向。本次论坛聚焦“呈复苏成长之势,演出市场的挑战与未来”这一主题,微博音乐与演出业务总经理王冉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大麦副总裁申红梅,音乐制作人陈伟伦,资深媒体人、乐评人卢世伟著名乐评人共同探讨演出市场的发展态势、现存问题及未来走向。

王冉在发言中指出,自2023年疫情后,演出行业经历了井喷式增长,但2024年的特点在于“热度不减,回归理性周期”。潘燕用“供需两旺”来形容当前大型演出市场的繁荣景象,她表示,从供给端来看,每周在一个城市内可能有多个演唱会或音乐节;而需求方面,大量观众热衷于跨城观看各种类型的演出。此外,她还提到,今年尤其是00后乃至更年轻的群体成为了新的观众力量。申红梅则以“双向奔赴”概括今年消费者对演出的热情高涨,她指出用户如今更追求整体的体验服务,包括打卡分享等更多延展的可能性。这种变化反映了市场正朝着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方向发展。陈伟伦分享了他在音乐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的变化——观众参与度显著提升。在线上的互动反馈极大地促进了线下演出的内容创新,使得每一场演出都能够根据粉丝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实现真正的“共创”。

针对2025 年演出市场,嘉宾们也给出预测和策略。潘燕认为,大型演出尤其是演唱会品类信心十足,明年会有新巡演项目投放市场,海外艺人进入国内演出市场的数量也会增加。为打造差异化,演出各方需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在内容打造、运营方式、节目设计和观众服务等方面形成特色。行业准入方面,新公司大量涌入演出市场,但大型演出对经验要求高,新公司若作为运营方贸然进入,容易出现运营、服务和演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潘燕提醒新公司要谨慎入行,可以先从投资方做起,或从小项目积累经验。

论坛还探讨了文旅融合的新趋势。潘燕指出,演出市场的跨城观演比例高达65%以上,自然地促进了文旅消费。地方政府对吸引大型演出到本地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奖补,将进一步推动演出市场的发展。申红梅提到大麦与中青旅的战略合作,打造“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的定制化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便捷选择。

在展望2025年的演出市场时,嘉宾们表达了乐观的预期。潘燕期待有更多优质的演艺内容奉献给更为广泛的演出观众。申红梅希望为更广大的受众做好服务工作。陈伟伦则希望把握机会,以音乐为本,打造更加精品化、具有观众属性的巡演产品。王冉则强调了微博在顺应行业趋势、探索未来合作可能性方面的作用。

音乐产业的革新与未来:行业如何助力音乐人“歌红人也红”

聚焦行业如何助力音乐人“歌红人也红”这一核心议题,论坛邀请了小鹿角智库&音乐财经创始人董露茜,青年歌手、拿云计划音乐人黄子弘凡,著名歌手、音乐厂牌主理人老狼,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内容合作部总监杨薇与微博音乐与演出业务总经理王冉共同展开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深度交流。

中国音乐市场经历了从实体唱片到数字流媒体的巨大转变。以老狼为代表的早期音乐人,在那个信息相对封闭的时代,凭借几首经典作品便能迅速走红;而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上线的新歌曲数量已达到十万首级别,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对于今天的音乐人来说,仅仅依靠优质的作品已经不足以确保成功,“歌红”只是第一步,“人红”则需要更多元化的策略支持。

王冉指出,微博音乐也在今年推出了“拿云计划”专项扶持项目,为年轻音乐人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微博平台上积极互动,构建个人品牌形象,帮助有潜力但尚未被广泛认知的年轻艺术家突破重围。同时,微博作为强社交属性的平台,更注重挖掘艺人背后的故事情节,试图将“人”与“作品”紧密结合,从而增强用户的粘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音乐爱好者及创作者,王冉还表示将继续深化与TME的合作关系,在榜单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音乐市场的细分化特征愈发明显。无论是摇滚乐队还是爵士乐手,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对此,老狼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他认为,大型娱乐平台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不同类型的艺术家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王冉表示,歌和人要深度结合,解决人从哪儿来、平台如何孵化、人去到哪儿这三个阶段的问题。平台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腾讯音乐的战略合作,共享数据和画像,提升渠道效率,同时借助明星效应,带动小众领域音乐人发展。

电影市场的新生与破局:创作者更需寻找观众共鸣点,为观众带来新体验

电影行业2024年百花齐放,不仅头部项目依旧表现亮眼,更有不少“黑马”脱颖而出。但与此同时,电影行业也遭到了众多新的冲击和挑战,如在短剧盛行的情况下电影如何突围?又该如何能够持续突破,获取新生?著名编剧、导演、北京大学教授、《满江红》编剧陈宇,《误杀3》《唐探1900》制片人、壹同制作总制片人、中国资深影视制片人钱重远,《年会不能停!》制片人、编剧应萝佳、《好东西》制片人叶婷、《小小的我》编剧游晓颖,共同探讨面对破局与新生的新境遇,中国电影如何交出满分答卷。

回望2024年电影市场,总体的总观影人次包括年均的观影次数均有回落,对此陈宇表示目前整个电影大盘均有滑坡,足以见得,电影在当代世界人民生活中所扮演的位置、重点、状况都产生了某种变化。

当谈及面对当下市场现状,是否会对即将上映的影片有所担忧时,钱重远表示2024年“任重道远”,对于电影人来说更应该去考虑如何去破局、如何去改变、如何去吸引观众再走进电影院。应萝佳则表示2024年的电影市场关键词紧扣着预期,同时今年的几个“期望值违背”正向的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新,这对于电影人来说也非常有价值,不仅为后续创作提供了参考,也能鼓励自己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多新的体验,这也标志着电影市场的“新生”。

对于整体电影市场的破局,不少困境往往始于创作端,随着市场马太效应的加剧,头部项目、头部档期通常更能取得较好的成绩。陈宇表示从创作者视角来看,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自然生长周期,首先考虑得更多还是创作的完成度,创作者还需要使项目周期以及创作自然周期协调起来。此外,如果影片预期在大档期上映,则需对这个档期的上映要有相应的应对态度。但本质上创作者更应该进一步理解观众的趣味、情感。

同时,IP化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有优势也有挑战,不失为一条出路。钱重远表示IP化从宣传的角度来说会更轻松省力,甚至有不少网友会主动二创,帮助片方进行传播,但观众也一定会求新、求变,这一点对于所有的主创来说都是较高的挑战。应萝佳则提到从制片人角度来说,IP化能够通过跟观众的对话连接,了解到下一部创作如何做。叶婷也表示系列化最受益的一个是导演品牌,一个是宣发压力更小,针对微博网友“希望能做成一个好东西宇宙”的提议,大家也有考虑过,但更多的还是会专注于电影的创作上。

随着短剧的不断兴起,对于电影市场也有着不小的影响,这是所有电影人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陈宇表示短剧是必然存在的,未来甚至会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电影、深度阅读也会存在,它们都有恰当、合适的场域和价值,只是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观影选择。钱重远表示两种形式并不冲突,电影的体验感、沉浸感是短剧无法替代的。短剧快速的情节转换,给用户的新鲜刺激,也是长视频比较难做到的。应萝佳则认为短剧不可能把全部市场吞掉,同时观众愿意付费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短剧抢占的是碎片时间,而电影占据的则是块状时间。但也要警惕题材同质化问题,适合短剧的题材并不一定能够同样适用于电影。叶婷表示短剧很大程度符合现在注意力经济的需求,时间和注意力给到观众,能有最短的反射弧回来给到结果。游晓颖表示短剧的特点是短平快,关注一下业态的发展其实对于电影人反思自己的创作也有一定意义。

尽管我国电影市场正面临着众多挑战,亟需破局之法,但这同样也是我国电影新生的重要契机。只有无畏挑战,敢于创新,中国电影才能化解危机再现生机,期待能够有更多创作者能够直面挑战,以创新精神,创作出更多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吸引力的作品,满足观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新浪潮论坛年终特别场将电影、剧集、综艺、音乐与演出、明星等文娱全生态齐聚一堂,在微博与各行业嘉宾的深入讨论、激烈碰撞中,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娱乐行业的丰富多彩与无限可能,从明星的精准“上桌”到剧集市场的创新驱动,从综艺节目的IP增值到演出市场的复苏与挑战,再到音乐产业的革新策略与电影行业的破局新生,这些讨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深刻反思,更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中国娱乐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微博也将持续与行业站在一起,携手行业创新,赋能行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