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梁溪脆鳝:从船工油锅到国宴珍馐的非遗传奇

来源:东方网
2025-02-22 10:01:15
分享

在2025年央视春晚与元宵晚会上,无锡非遗名菜梁溪脆鳝以宝塔造型两度惊艳全国观众。聚光灯下,其发源地——惠山古镇二泉园老菜馆成为焦点。在春节长假期间,二泉园日均售出招牌菜“大眼镜脆鳝”近500公斤,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引发了全网关注。

梁溪脆鳝的故事,要追溯到1821年的春天。无锡船工在梅梁湖畔支起油锅,将现捕黄鳝投入沸腾的菜籽油中。原本只是为解决食材保存难题的尝试,却意外造就了“香、甜、酥、松”的独特风味,中国四大鳝肴之一的梁溪脆鳝由此萌芽。

百年后的1920年,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二泉园店主朱秉心手中。他改良的“三炸三熘”工艺让脆鳝脱胎换骨。精选太湖笔杆鳝,经“龙形七刀”剔骨,三次油炸定型,三次糖醋老卤浸熘,最终成就了“乌光透亮三日不绵”的绝技。二泉园老菜馆至今保留着朱师傅眼镜的复刻品,与非遗认证牌一同见证着这段百年传承。

由于二泉园地处惠山脚下,抬头便能仰望锡山顶上的龙光塔。朱秉心从中获得灵感,首创将脆鳝交叉架空塑成塔状装盘。这一创新,既呼应了无锡地标,又破解了船菜易散架的难题,让源于船工智慧的美食升华为艺术。又因朱秉心总是戴着铜框眼镜掌勺,被食客称为“大眼镜师傅”,他制作的脆鳝也被称作“大眼镜脆鳝”。

百余年来,梁溪脆鳝的传承从未中断。从朱秉心父子到费祥生,再到高浩兴、常德宽等传承人,他们始终坚持传统工艺。1983年,第四代传人高浩兴携此菜出征首届全国烹饪大赛。在人民大会堂国宴现场,他改良的脆鳝以“根根挺立七日不绵”的奇迹,从36道国宴菜品中脱颖而出,被香港《文汇报》誉为“冷盘艺术之冠”。

本次在央视亮相的脆鳝,严格遵循古法,以20年陈皮老卤挂浆,融合了无锡本帮菜“重糖重酱”的精髓。在《中国名菜谱》26道无锡名菜中,梁溪脆鳝常年稳居前三。如今,无锡出售“梁溪脆鳝”的店家众多,像湖滨饭店、太湖饭店、梁溪饭店、无锡聚丰园菜馆、三凤桥酒家、醉月楼等都常年供应,拱北楼面店等则以供应鳝丝为特色。但说到脆鳝的原创,公认是二泉园,也唯有二泉园坚持冠以“大眼镜”标志,还特设专职“炸鳝师”,凭借30年经验精准掌控油温火候,确保每根鳝丝金黄酥脆。

从船工的偶然尝试,到登上央视舞台、成为国宴珍馐,梁溪脆鳝在二泉园的百年传承中,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无锡的历史文化与匠人精神。它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必将书写更多精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