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元宵之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古明城内,国家级非遗瑶族蝴蝶歌与千年城垣交相辉映,六支舞龙队在鞭炮声中翻腾起舞。这场以"上灯炸龙节"为核心的非遗盛会,单日吸引游客9.03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81.08万元,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这座瑶乡古城注入澎湃动能。
“南门楼沉浸体验《穿越古今》、东门码头唱《蝴蝶大歌》、东门楼上唱桂剧……”游客们或着民族服饰打卡拍照,或赏花灯看“调龙”,或观看文艺表演,游古城逛特色小店等。“富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到那些融入富川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真的很难克制住‘买买买’的心,想把它们都带回防城港和朋友们分享。”游客江校辉说到。
21点30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民众聚集在富川凤凰路和民族路交叉十字路口炸龙,现场热闹非凡。人们点燃鞭炮抛向舞龙队伍,顿时鞭炮声响震耳欲聋,六支舞龙队伍气势磅礴,激扬澎湃。炸龙的狂欢燃动了整个县城,把元宵节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据介绍,南门街舞龙队数量庞大有近60人,老中少年纪均有,舞龙时轮流上阵。年纪最小的小刘告诉记者:“我喜欢舞龙,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每年舞龙前会集中训练,不仅可以学到舞龙技艺,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来自莲山镇的毛伟和朋友们带着孩子体验炸龙传统,他们准备的鞭炮装满了皮卡车斗。他跟记者交谈:“炸龙炸了十几二十年了,每次都买炮炸,这次带孩子们感受体验一下炸龙的魅力。”
据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初步测算,元宵节当晚富川累计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受上灯炸龙节带动,县城游客达到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08万余元。近年来,富川积极搭建非遗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多举措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非遗传播拓展空间。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非遗+旅游”业态成为“生力军”,为富川文旅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