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成功入选陕西省改革创新示范案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15 13:26:21
分享

近日,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4年度陕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据了解,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突出先进性、代表性、创新性和示范性,以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实效和贡献大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从540多个参评案例中评选出60个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其中,改革创新示范案例15个,稳增长抓落实创新实践案例10个,改革创新典型案例35个。西安高新区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上市服务体系打造硬科技上市企业集聚地,成功入选改革创新示范案例。

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上市服务体系,打造硬科技上市企业集聚地,是西安高新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探索和实践。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具有高新特色的改革创新实践,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上市服务体系,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打造“硬科技”上市企业聚集地,区内上市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市值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目前,西安高新区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达76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41家,数量占全市的67%、全省的50%,上市公司总市值超5000亿元,基本形成境内境外“多点开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多板齐上”,五大主导产业硬科技企业“精锐出战”的良好局面。

靠前服务分担成本风险

8家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

针对企业上市意愿和信心不足的问题,西安高新区从技术攻关、研发投入、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同时在上市前通过降低企业股改成本、上市中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加持、上市后通过鼓励企业再融资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同时,西安高新区将政策支持集中在企业申报阶段靠前发力,既分摊了上市筹备中的成本风险,又极大提振了企业上市的动力和信心。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建立了覆盖企业上市全周期“五专”服务,即“专管、专员、专班、专资、专策”服务,以在审企业、已报辅导企业为核心,健全完善上市包抓调度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上市工作推进调度会、促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等多种方式,持续为重点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在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下,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累计8家,并创下了多个“第一”,如全国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内3D打印第一股铂力特,军工隐身材料领跑者、军工涂料第一股华秦科技,此外还包括激光产业先行者、光子产业链上链企业炬光科技,国内OLED有机材料行业领先企业莱特光电,PEEK材料颅骨修补和固定产品市场龙头康拓医疗,国内高性能铜材料领先企业斯瑞新材,全球高端液晶单体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瑞联新材,国内高端电源产品国产替代先行者爱科赛博等,众多科创明星企业得以借助资本大展身手。

梯度培育搭建全链条孵化体系

后备上市企业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近年来,聚焦企业培育,西安高新区搭建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通过和高校合作开展预孵化、为科技企业孵化融资担保、边孵化边出售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等方式,在各垂直领域构建了矩阵式的服务体系,特别是对于年产值1亿元以上、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精准实施“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培工程,通过市场化手段重塑改造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涌现出创业板民营军工第一股天和防务、民营军工检测第一股西测测试等一批硬科技企业。

同时,西安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精准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与西安高新区共建企业培育协同机制,三大交易所驻陕基地及陕西资本服务中心相继落户西安高新区资本大市场,更多上市服务资源倾斜至区内科技企业,形成“科技企业—后备企业—辅导企业—审核企业—上市企业”的全链条梯度培育机制。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累计拥有双创载体200家,培育和挖掘后备上市企业207家,其中147家企业成功入选2024年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全省占比近三分之一。

造千亩上市企业园

推动实现科技金融互乘放大

着眼为上市企业再投资再扩产提供空间支撑,引导和鼓励上市企业加大在地化投资力度,西安高新区规划建设千亩上市企业园,进一步保障上市公司发展空间需求。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上市企业园总规划面积超过2000亩。其中,一区面积约730亩,以上市公司“总部+研发”为主要功能,打造上市总部聚集区;二区面积约1300亩,以智能制造为主,打造上市公司规模化制造集群。

上市企业园一区和二区相辅相成、错位发展,将逐步形成“基础研究—科研转化—集群培育—服务输出—智能制造”的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平台,建成后将聚集上市和拟上市企业30家以上(目前,一区已聚集企业13家),亩均投资达1000万元以上,亩均产值达1200万元以上,预计贡献产值180亿元以上。

同时,西安高新区通过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产业引导基金矩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专业技术分析,遴选出高估值高增长企业,以“投行思维”做产业导入,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赋能产业,构建“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闭环生态圈,实现科技与金融的互乘放大效应。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周玮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