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城市新质生产力 2025首科新年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2 13:25:05
分享

2025年1月11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年度品牌活动“2025首科新年论坛——创新驱动城市新质生产力”在北京望京首科数字医疗创新港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发展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城市绿色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合作举办,围绕科技创新引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发布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教授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

报告显示,2024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苏州市、杭州市、南京市、广州市、成都市、合肥市、天津市、武汉市、珠海市、无锡市、宁波市、青岛市、长沙市、厦门市、西安市、常州市、重庆市。

图1.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5排名前20位的城市

从年度排名波动情况来看,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前20位城市中,成都市成为年度黑马,从2020年的第14名跃升至2024年的第8名;常州市、宁波市上升5位次;无锡市、重庆市、厦门市上升3位次。

报告提出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4个态势与特征:一是大城占优,小城有为;二是集聚发展、板块竞争;三是周期递进,据情施策;四是总体相关,存在差异。

报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市创新需把握四大路径抓手:一是抓规模,聚才赋能创新,优化产业规模稳固根基;二是抓集聚,构建“三位一体”模式激发活力,强化城市间集群合力,均衡发展;三是抓联动,协同赋能数字时代,投身数字化转型挖掘数据潜能;四是抓阶段,精准把握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分类施策探索差异化创新路径,以城市更新应对挑战,增添韧性与活力。

《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2025》发布

城市绿色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涛发布《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2025》。

报告以全国28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重点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城市的影响因素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验证了不同要素集聚水平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同时,报告还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城市韧性之间的相关性,为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显示,2024年度新质生产力排名在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青岛市、大连市、沈阳市、长春市、广州市、常德市、长沙市、绥化市、铁岭市、常州市、济南市、鄂尔多斯市、哈尔滨市、天津市、大庆市、揭阳市、郑州市。

图2 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排名前20和排名后20的城市

报告重点关注了京津冀地区及北京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历程。京津冀地区近五年来的发展情况呈现出内部差异。2024年,北京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位居首位,天津市紧随其后,而河北省各地市相对较低。值得一提的是,廊坊市等部分城市在五年间的排名进步显著,超过50名,显示出这些城市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的强劲动力和潜力。北京市历年发展水平呈现稳健上升趋势,2010-2018年平稳增长,2019年实现显著跃迁,2020-2024年则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小幅波动,展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报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与不同种类要素集聚相关关系,发现了4项研究现象:一是要素集聚总体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二是不同要素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三是要素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四是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4”发布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淑敏发布“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24”。

“首科指数2024”显示,2013-2023年,首科指数增长态势明显,总指数得分从2013年的102.16分增长到2023年的194.43分,增幅达92.31%,年均增长8.48分,年均增长率达6.76%。

图3. 2013-2023年首科指数总指数得分变化

新时期,北京紧扣“五强”举措,引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迈向新高度:一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强法”举措;二是中关村迎来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新机遇的“强园”举措;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出台资金支持管理办法的“强基”举措;四是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崭露头角的“强群”举措;五是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的“强突破”举措。

为了务实推动创新与多元发展,首科院不断地扩展合作边界。会上,首科院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充分发挥双方在研究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深度合作。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发表题为《新质生产力中人工智能领域是中美决战主战场》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判断的重要性,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选择。聚焦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他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与二战后的美苏争霸有着相似之处,而人工智能领域则成为了中美决战的主战场。在这一领域中,中国在软件、硬件及配套方面能否达到甚至超过美国水平并发挥自身优势,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景。同时,他建议,国内应形成一套科学的创新水平分析方法,与国际主要科技园区进行对比,找出优势和不足,以科学研究和准确判断为基础,推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发展。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秘书长贺德方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内生动力》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需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生产力三要素的关系,以科技创新激发劳动者潜能、丰富劳动对象种类、革新劳动资料。同时,他强调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整体统筹与因地制宜、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的关系,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包括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等,为我国拓展经济发展和回旋空间、取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倪鹏飞以《全球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思考和事实观测》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全球中心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演变,正经历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塑,形成了多中心城市的格局。他认为,当今全球城市体系基于指数聚类可分为二类、五等和十级,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东亚,其中中国城市地位快速提升。他强调,全球中心城市的集聚度与联系度高度正相关,而决定当前全球中心城市地位的关键因素在于软件和集聚,尤其是高端软件和软集聚、软联系的比较优势。

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朝阳区科信局局长冯少静全面介绍了朝阳区数字医疗产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态势。她指出,朝阳区正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包括数字医疗在内的“3+X”产业创新体系。聚焦“围绕数字医疗产业细分领域,建设专业集聚载体和特色园区,打造数字医疗产业创新发展生态圈”这一重点任务,已聚集超过200家数字医疗典型企业。此外,朝阳区还积极搭建数字医疗产业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了中关村(朝阳)数字医疗产业园等专业集聚载体,以全周期、管家式、一站式集成服务推动数字医疗企业科技创新。

中关村科技园区延庆园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延庆区科信局副局长陈昕详细介绍了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她指出,延庆区作为北京市唯一由中国民航局认定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规划低空技术研发展示体验、无人机智能制造、低空安全、无人机实验试飞、无人系统检测、绿色能源航空器研发制造等六大功能组团,并集聚了111家无人机企业和8家通航企业。依托八达岭机场的独立空域和基础设施,延庆区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生态,已建成无人系统检测中心和低空技术产业园,并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展低空技术测试项目。

“首科新年论坛”是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起的品牌论坛,已连续举办8届,论坛充分发挥了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小核心、大网络”的平台功能,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成果,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仅积极助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为全国城市和区域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中国日报北京站 杜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