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妹子”张瑀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民二庭副庭长。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奉献边疆的法官梦,毅然选择留在了新疆,而这一留就是十六年。从书记员成长为一名法官,从法院新人变身为行家里手,每一个岗位她都全力以赴践行着她的法治理想。在她看来,法官这个职业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崇高事业,更是她终其一生的不懈追求。
工作以来,共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000余件,无一超审限、无一被改判发回或者指令再审、无一上访,始终保持零错案率,案件质效始终名列前茅,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区法院民事审判人才库。
用奋斗擦亮正义
风劲好扬帆,奋斗正当时。张瑀歆常说,“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她深知,很多问题不是是与非、黑与白那么简单,各族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考验着法官的智慧、良知和担当。无论案件大小,张瑀歆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好详尽地庭前准备,认真把握每一个环节,捕捉更多细节,确保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和张瑀歆共事多年的州分院民二庭法官助理李婉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像永动机一样的工作热情,再苦再难都从未见到她退缩过。
“她经常给我们说,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要怕办难案子,正是这些最难的案子才会让你更快成长。她的敬业精神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把‘吃苦’当‘吃补’。”
工作中,急难险重任务她总是冲在前,带头承办复杂疑难案件,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坚持把责任、感情融入到每一起案件中,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捧最烫的“山芋”,敢挑最重的“担子”,确保案件实质性化解。承办了黄某诉某矿泉水公司增资案,朱某诉杜某、某房产公司破产债权确认案等多件“钉子”案、“骨头”案,均取得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效”统一,得到了当事人的充分认可。
在办理一起确认合同效力案件中,被告曾因原告收回租赁场地,激愤之下犯下寻衅滋事罪,出狱后,原告提起诉讼,被告提出反诉,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面对复杂案情,张瑀歆一丝不苟,用了一晚上啃下数本卷宗。经过分析她发现,确认租赁合同效力固然重要,但解决纷争的关键还是化解双方之已白热化的矛盾。考虑到当事人远在二百多公里的昭苏县,一方当事人行动不便,通过多次电话沟通后,张瑀歆又前往当事人家中,耐心的倾听双方的诉求并答疑解惑,还找来当事人信服的该县人民调解员一同做思想工作。最终,通过张瑀歆多次调解、多方协调下,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怀有身孕的张瑀歆已到预产期,不能赶赴租赁物交接现场,当看到同事发来的现场视频后,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场持续了八年的纠纷终于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而此时,同样热泪盈眶的当事人杨某也给张瑀歆打来了电话,“感谢你为我们的事情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感谢你全心全意为我们多方考虑,为你的敬业精神点赞。”
用专业守护正义
“她特别爱学习,忙碌之余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书,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对法律问题有很深的见解。”州分院民三庭副庭长尹玉婷说。
“她工作非常细致,敢于坚持原则,有很强的庭审驾驭能力,审理发问逻辑性非常强。”州分院民二庭法官王国彪说。
利落短发、坚定温和、干练泼辣,这是张瑀歆给大家的初印象,但是接触久了会发现,在她身上还有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和“韧”劲儿,善于学习、深钻细研、真学笃行是她身上显著的标签。在遇到难题时,再难也要“打破砂锅”追到底,“偏毫厘不敢安”,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打下了扎实的业务功底。她始终关注司法审判实践中的难点热点,深入开展审判调研,从未间断过业务学习,阅读了大量书籍,只要有法律法规出台或修改,她都最先学习研究,并将所学的知识与审判实践有机融合。
张瑀歆认为,“法官就是要摒弃个人立场,不依赖于形式,把法律规定的要件投射到纷繁复杂的案件情节中,从众多线索中,最大限度地还原案件事实,从案件事实中确定法律事实,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正判决。”
她撰写的裁判文书叙事清晰、论证严密、逻辑严谨,强化事理、文理、法理、情理的分析,让当事人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公平正义。撰写的裁判文书获得全区法院民商事优秀裁判文书、全区法院“三项技能大赛”优秀裁判文书三等奖,1篇案例报送至最高人民法院参评。撰写《关于伊犁州直法院民商事案件诉讼周期的专题调研报告》《世界银行“办理破产”指示视域下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等多篇论文在《新疆审判指导与参考》刊发,1篇论文获得全国法院第三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奖”。
“平时有疑难问题,大家都喜欢去问她,她的思路非常清晰,思维也很敏捷。”民一庭法官孙璇说。
“她业务能力特别强,就是我们的百科全书,每次遇到困难都特别有耐心的解释,总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新源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世晶由衷地赞叹道。
忘我、勤勉、钻研的背后,是信念、责任和担当。作为民商事审判专业人才,她主动承担起“传帮带”责任,制定民二庭“培优计划”,打造学习型庭室、培养专家型法官,激励大家加强学习,开展疑难复杂案件讨论,统一类案裁判尺度,主动挖掘培育优秀案例。针对新公司法修订、适用简化程序审理破产案件等最新最热问题,她主动梳理总结,为州直法院干警做专题辅导。紧扣“9+1产业集群”和“1+10+X+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牵头制定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任务台账,为涉案企业开展法治宣传,解决法律难题,向相关行业部门制发司法建议6条,针对涉企案件审判难点问题对州直各基层法院开展一对一帮助指导,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二庭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获集体嘉奖1次,获得全区法院优秀庭审一等奖2次、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及三等奖。
用真情匡扶正义
案件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在张瑀歆身上,既有法律的“无私”,又有女法官的“柔肠”,铁面与暖心从不矛盾,她始终能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与群众共情。
2023年的深冬,住在三百公里外的黄某冒着鹅毛大雪,执意要把一面写着“公正执法负责任 热心为民好法官”锦旗送到了张瑀歆的手里,就是想当面道一声“谢谢”。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她多少次挑灯夜战的艰辛,更是她“总想为群众多考虑一点、多做一些”的为民情怀。她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查阅案卷、奔赴现场、调查取证,尽可能了解争议背后当事人的迫切需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努力为当事人把情理法讲深讲透,争取“握手言和”,用行动温暖着每一位当事人,用大爱让胸前的法徽熠熠生辉,不断擦亮始终如一的为民底色。
“张庭长很有亲和力,能主动走进群众中间,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听得懂的方式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总是能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着想。”民二庭书记员努丽娅·皮克来提颇有感触地说。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起侵权纠纷。双方当事人是多年好友,也是“准亲家”,子女在谈婚论嫁期间,女孩在男孩家中意外身亡,女方家属便将男孩一家诉至法院。由于双方当事人都在偏远牧区放牧,居所不固定,也没有联系方式。在穷尽了所有法定送达方式,仍然无法联系到当事人的情况下,为实质性化解矛盾,张瑀歆带着书记员驱车赶赴百里之外的牧区。由于突降大雨,路况险峻,车辆无法通行,张瑀歆毫不犹豫选择冒雨踩着泥泞的小路继续前往,最终徒步近5公里才到达当事人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苦寻找的当事人恰巧在家,浑身湿漉漉的张瑀歆,顾不上歇口气,立即与当事人进行了深入长谈。之后,她又邀请村委会工作人员、当事人亲属一道进行调解。毡房外,下着冰冷的瓢泼大雨,毡房里,流淌着司法的浓浓暖意。双方当事人最终都被张瑀歆暖心的劝解深深地打动了,原告决定撤诉,两家人相拥而泣,矛盾最终得到了妥善化解。
在审理一起标的额70余万元的买卖合同案件时,张瑀歆发现,双方之间交易往来长达5年,几大箱的会计账目涉及的标的物不计其数。要想查清账务,最便捷的方法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但考虑到双方为小微企业,为尽快查明事实,节约诉讼成本,张瑀歆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逐一核对每一笔会计账目,耐心地解答当事人的法律困惑,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企业法定代表人石某取下老花镜盯着张瑀歆看了许久,红着眼睛说道:“张法官,请原谅我这样看着你,我只是想记住你的样子,你的敬业让我很感动,多亏了您,为我们伸张正义!”
扎根审判一线十六载,张瑀歆的法治梦想和初心依然,她在“择一事、忠一生”的考验中收获成长、破浪前行。
群众记得不记得我不重要,只希望他们能记得司法传递的暖意和正义,她说,“心安之处,便是以法官的身份,守护着万家灯火之时。我将继续迎着法治之光砥砺前行,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能为社会公平正义添砖加瓦,我的人生就是精彩无憾了。”(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