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减灾的每一秒,都意味着次生灾害的量级差异。今年7月,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为了在这宝贵的数秒至数十秒之间作出充分反应,湖北省地震局正积极推进地震预警紧急处置在关键基础设施的应用,以强化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武汉拥有100多座200米以上的高楼,数量超越上海,仅次于深圳和香港。电梯、燃气等特种设备引发的次生危害不容忽视,地震灾害的防治需要重视。
科技赋能超高层建筑健康监测
2024年4月,中国台湾花莲近海发生7.3级地震,部分武汉市民也表示有震感。但感受更为精确的,是武汉市160余栋高层建筑、500余个强震监测点布设的结构地震监测台网。
襄阳大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这座总高263米、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建筑,通过9个三分量测点组成的结构台阵记录了此次地震事件。湖北省地震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振动在攀升大厦的过程中逐渐放大,顶层峰值加速度在水平方向上最大达到3.3cm/s2,但仍然远低于中国《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的相关标准245.2cm/s2。
据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工周德良介绍,湖北省大部分区域的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而针对襄阳大厦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高于6度。襄阳大厦的结构设计具有代表性,且地理位置独特,其监测数据能够为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提供支撑。
“大厦安装监测仪器,一是能够进行健康监测,验证设计阶段所模拟的数据,或者反映出结构的状况变化;二是当地震等灾害发生,或灾后对结构加固时,提供决策依据。另外,相关数据也能推动科学研究。在大楼建设期间,我们就同步建设了楼内5个监测点,去年又要求加密至9个。”周德良说。
湖北省地震局下属单位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提供了襄阳大厦的监测设备,设计了整套超高层建筑强震动健康监测台网方案。
自动“开关”助力减轻地震次生危害
除了在尖端持续寻求突破,湖北省地震局也致力于终端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推广,为城市的地震应急系统布设感应的“皮肤”,增添行动的“肌肉”。
电梯地震开关是代表产品之一,一般安装于电梯顶层控制机房内,能够接收国家地震预警信息并提供逃生通道的“最优解”:如果预警时间充分,电梯将直接行进至地面层,打开轿厢门并锁定;如果地震波逼近或已到达,电梯将停靠至最近楼层。
为基础设施赋予自动紧急处置的能力,能够减轻地震带来的次生危害。据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副院长杨江介绍,目前,电梯地震开关已经在湖北、甘肃、辽宁等省份开展了30余个点位的示范应用。
电梯内部安装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
第一代电梯地震开关,一般安装于电梯顶层控制机房内
燃气地震开关同样是保障居民和企业安全的一项拓展应用,能够在地震预警和报警、燃气泄漏等紧急状况发生时,紧急切断燃气阀,大大降低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
杨江说,“这些仪器都是为了发挥‘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的实际减灾效益,我们希望达到‘小振安心,大震减灾’的目的。”
中科新苑内的燃气地震开关示范点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地震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与精力。湖北省地震局前身为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科研基础雄厚,尤其以地震监测设备仪器的研发生产见长。“应对地震时,城市既重要又脆弱,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湖北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说,“尽管施工单位以及业主可能倾向于追求更低的成本,而且一个人可能一生也不会碰到一次地震,但是如果经历一次,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据湖北省地震局介绍,目前的建筑结构地震安全监测系统已经取得了诸多突破:一是采用稀疏台阵、大数据算法迭代来降低成本;二是融合多级信息、“预警”/“报警”一体化来强化产出;三是基于统一的省级消息服务平台,面向不同对象进行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实时消息推送,深化公共服务;四是利用三维动态、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监测感知度,并基于此配置电梯地震开关等紧急处置装备,积极搭建出更通畅、安全的逃生通道。
当前,防震减灾新技术的推广也还面临一些问题。湖北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智能产品多芯光纤为例,它能够实现一体化数据采集,对建筑结构、桥梁大坝、隧道矿洞等的加固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推广还面临着成本难以降低、工程尚未标准化等问题。
此外,社会对于地震及其避险的认知还需提升。“比如,具备消防模式的电梯已经是绝大多数,但兼备地震模式的还很少。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各方合作推行。”杨江说,“我们期待更多的地震安全设备投用之后,能够让更多人看到它们的重要性。”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俞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