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四十载云和月“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12 15:08:29
分享

中国日报9月12日北屯市电(记者毛卫华)从莽莽林海到蜿蜒界河,从苍茫草原到大漠孤烟。新疆,这片土地与众多邻国相接相依。在绵延的边境线上,一代接一代的护边员踏过无数艰险旅程,一处处哨所如同长明的灯塔,映照着护边儿女那颗炽热的赤子之心。

图:第二代哨所

在雪域边陲,碧空如洗之际,矗立着一座享有“西部民兵第一哨”盛誉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该哨所自1962年2月成立起,肩负着守护30余公里边境线的神圣使命。地图上,其责任区域仅涵盖3条沟壑,然而,这些沟壑皆位于山口边界线的“咽喉”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俯瞰之下,曲折蜿蜒的山路犹如大地肌肤上的纹理,错落纵横。边境线的尽头,是古老而雄伟的莫斯吾冰川与庄严肃穆的祖国界碑,傲然耸立。

守一方寒土,暖百户千家。卡昝河水亘古不变地流淌着,在这里气温常年处于零下30摄氏度至10摄氏度之间,“6月春天到,8月雪花飘。三百六十天,天天穿皮袄”。地处风口的卡昝河谷,积雪连天,“一年只刮一场风,一场风来,刮一年”。

图:冬季在边境线上巡逻

“在边境哨所,国旗每隔两月便因寒风肆虐而损毁一面。”赛力克·库马别克一边沿着流水湍急的河岸执行巡逻任务,一边如此叙述。此地秋季山区气候变幻莫测,为确保在此转场放牧职工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他与其他护边员不得不增加日常的巡逻频率。每当遇到在河边放牧的职工群众,赛力克·库马别克总是不忘叮嘱他们:“务必小心!河水湍急,危险重重。”身为第五师八十八团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的护边员,赛力克·库马别克在这片被誉为“寒极”的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忠诚守护着祖国的边疆,保障着职工群众的安全。

在守望相助的过程中,赛力克·库马别克肩负的责任日益加重,但他却甘之如饴。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的故事。每年6月至9月间,30余户牧民便会驱赶着2万余头牲畜,依次踏入卡昝河谷。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作为牧民转场的必经之地,主动承担起“卡昝生活服务站”的责任。牧民在转场时,先将生产生活物资运至哨所,委托护边员代为照看,后再安心下山牧羊。

资料图:冬季巡逻

数年前,赛力克·库马别克与同伴在执行巡逻任务时,意外发现一位牧民因病卧床,无法自理,他的妻子独自承担起了放牧和照顾孩子的重任。赛力克·库马别克立刻行动,请来了医生为牧民治疗。从那以后,赛力克·库马别克每次往返于山间,都会顺路为这户牧民家庭携带生活必需品,请当地兽医来为牧民家中的牲畜注射疫苗。每逢山洪来袭、河水上涨,导致羊群被冲散,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踏入冰冷的河水,奔波数公里去救回羊只。赛力克·库马别克种种善举和实际行动,如同暖流,温暖了整个高山团场的人们。

图:第二代哨所

赛力克·库马别克摸着脸上的晒斑,笑容中带着自豪:“这是我的‘戍边勋章’!”在这条护边路上,没有鲜花的簇拥与掌声的激励,也没有闪耀的华灯初上,唯有阳光在脸庞刻下的痕迹、马蹄踏过的印痕、车轮碾过的辙迹,以及赛力克·库马别克的坚定足迹。这条路,他已走了18年。

耐苦耐寒耐寂寞,一腔热血写忠诚。人们总说,阿拉套山上没有大树,因为海拔太高,但有护边员站成了“林”。日间与夜晚的温差悬殊,紫外线照射强烈,而更加考验人的是高原反应的折磨:白日里艰难吃下的饭菜,夜幕低垂时却尽数呕吐;日日头痛欲裂,夜不成眠……这便是赛力克·库马别克最初的守边回忆,也是他小时候,对父亲的记忆。

1983年,赛力克·库马别克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一边看管草场,一边担负辖区的边境巡逻任务,他的父亲在哨所守边护边23年,共义务巡边近10万公里,提供有价值信息10余次。以前哨所条件不好,他的父亲每天赶羊上山放牧巡逻,午饭就在野外吃馕和奶疙瘩凑合,长期饮食不规律使他患上严重的胃病。赛力克·库马别克那时候12岁,为了减轻家中负担,照顾父亲,他便离开了校园回家牧羊,担负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图:第一代哨所内部设施

当时,赛力克·库马别克每日拂晓便驱赶着羊群在山间觅食,却在一次放牧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有人非法入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他心中不禁感到忐忑不安。他急忙将羊群赶回,神色慌张地向父亲报告了陌生人出现在边境的异状。“父亲当时让我骑上家中最快的马,赶往边防哨所报告情况。我不想留他自己在家,很担忧他的身体,生怕发生不好的事,当时也顾不上犹豫,我就立刻骑马向哨所飞奔。”赛力克·库马别克回忆道。他的父亲尽管身患重病,却仍然装作不知情地迎接这位不速之客,邀请对方到家中共饮茶水、享用饭菜,试图通过与对方攀谈探明来意。但对方异常警觉,立刻试图逃离。赛力克·库马别克的父亲以他那羸弱的身躯将对方阻挡在屋内,直至边防战士及时赶到,成功将这名非法跨境分子拘捕。

那时,赛力克·库马别克心慌意乱,额头上汗水涔涔,直至目送那人被带走,他的心情才略微平复。他的父亲却目光温和,微笑地对他说:“我的孩子,你做得非常好,你天生就是一位优秀的护边员!”自那日起,他与父亲并肩走上了守护边境线的征途。在父亲不倦的教诲与传授中,那险峻的地形、关键的路径以及重要的防守区域,赛力克·库马别克全部铭记于心。如今,行走在边境线上,他手指远方,真挚地说道:“我的父亲总是这样指着这条边境线,反复叮嘱我,这边是咱们的国土,那边是他们的领土,无论是人还是牲畜,都不可越界,国家的边境线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坚守这片土地。”

图:赛力克·库马别克讲述守边经历

岁月如歌,总是演绎着离别的旋律。在边陲之地,赛力克·库马别克的父亲即便疾病缠身,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守护着祖国边境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也依旧牵挂。2006年,年轻的赛力克·库马别克初次体会到了失去至亲的痛苦,他的父亲在临终前紧握着他的手,慈爱地说:“我的孩子,你是边境线上的‘活地图’。我未竟的使命,你要继续承担,这里的情况千变万化,你必须坚守,这是我们的家园,这是我们的国家!”每当回忆起父亲的话语,赛力克·库马别克总是悲伤难抑:“那时候,每当邻居的叔叔阿姨呼唤‘活地图’赛力克!我总觉得是父亲在呼唤我。”就在那一年,赛力克·库马别克接过了父亲的马鞭,独自踏上了那片他曾经与父亲并肩守护的边境线。

图:赛力克·库马别克巡边

年轻的少年在时光的洗礼下,逐渐蜕变为一位出色的护边员。守护祖国的使命,深深烙印在赛力克·库马别克的心中。他每日迎着朝霞踏上征程,伴随着晚霞回到温暖的家园,这已成为他工作的常态。然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也不免遭遇种种考验。某日,当巡边完毕准备返程时,雪山之巅突然乌云密布,山谷间飘起雪花。经验丰富的赛力克·库马别克立刻催促同伴迅速撤离,但崎岖的山路在雪水浸泡下变得湿滑难行,暴雪如同猛兽般紧追不舍。即使拥有“活地图”的本领,面对大自然的翻脸无情,他也感到力不从心。雪势汹涌,瞬间淹埋了行走的痕迹,马匹受惊,一行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中迷失了方向。赛力克·库马别克紧握缰绳,牵引着落后的同伴,步履蹒跚地在雪地中跋涉。依靠父亲传承的宝贵经验,他终于找到了一条逃生之路。一段本应只需一小时的路程,他们却耗费了四小时,才安全抵达哨所。赛力克·库马别克一进门便无力地倒在地上,而年轻的同伴们则泪流满面,为自己和同伴们的生还而感到庆幸。

坚守,是对家人的守望,是对身后万家灯火的守护。无论是风雪交加,还是四季更替,赛力克·库马别克的血脉中始终铭记着这份职责。于他而言,边境线的每一次巡逻都是对自身使命的深刻提醒,督促他必须恪守职责,不断提升自我,巩固技能。“这儿的气候瞬息万变,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护边员,我练习了很多技艺,比如马术,我敢在朋友中称第一!还有,对于雪地上的足迹,我用手摸一摸,便能辨别出是谁经过,走了多久,甚至来者的身份和停留的时间。”赛力克·库马别克自豪地分享着他的经验。

图:赛力克·库马别克日常训练

命运的齿轮在此转动,赛力克·库马别克已经荣升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说:“成为父亲后,我对自己的父亲更加怀念。”在闲暇时光,他沿袭着巡边护边的职责,沿途中,他效仿父亲的做法,在石头上刻画记号,逐渐地,他也在这些石头上绘制出心中美好的景象,以此怀念父亲。他满怀敬意地说:“在我心中,他是位杰出的护边员,大家都称赞他是好人。我的父亲在我心中不仅是个好人,更是一位守边英雄。”现在他的儿子继承了他当年的风貌,边境线上那些石头上的笔画,也逐渐演变成了他们父子之间的独特印记。他像当年自己的父亲一样,教导儿子:“这边是我们的国土,那边是邻国的土地,无论是人还是牲畜都不能跨界,国家的边境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代代相传,坚守这片土地。”而他的儿子也会将学校听到关于陈祥榕烈士等守边护边英雄为国捐躯的故事讲述给他听。

赛力克·库马别克听了故事很受感触地说:“这就是我的家,我怎么能不爱呢!我爱,我的儿子也非常爱,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环境改善太大了。我会一直守着这里,就是走不动了我也要留在这里看着边境线。我早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也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我的腿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但是戍边护边的路要一直延续下去,对这里就是清澈的爱,没有杂质的,要忠诚守护,是为自己的家,也是为我们的国。”赛力克·库马别克激动地说。

图:赛力克·库马别克

“赛力克·库马别克家族接力守边护边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他继承了父辈的使命,握紧着父亲交付的马鞭,确保了守边精神的连续与传承,这种家族传承的坚守不仅是责任感的传递,更是把爱国主义精神世代延续与发扬,为守护国家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宁树立了光辉榜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四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阿恩沙尔•包然别克说,他的故事说明普通人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国家安全稳定献上自己的力量,他是民族团结和军民融合的楷模,与牧民们携手互助,共同守护着祖国边境线。他和他父亲的精神鼓舞了身边很多人在守卫边疆、保护边境的岗位上不懈奋斗。他是我们第五师八十八团优秀的护边员,也是新疆的好儿子,祖国忠诚的卫士!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一首无声的诗,吟唱着忠诚与奉献;无论是戍守边疆的战士,还是守护边境的护边员,他们的执着坚守,描绘出祖国山河的壮阔。治理国家,边境是关键,守护边疆,便是守护家园。昔日,因山路崎岖,下山骑马需两天,上山更是艰难,要耗时三天。遭遇风雪封山、山洪肆虐,道路受阻、人畜受困的状况屡屡出现。如今,兴边惠民的政策改写了传统的巡边模式,也逐步转变了护边员的日常作业方式,哨所的面貌也随之焕新。

自第一代哨所的地窝子时代,跨越至现代第四代哨所与卡昝河边境警务站合署办公,护边员们入驻了宽敞的875平方米二层小楼。该楼内部设施齐全,包括健身房、医务室、学习室等,同时逐步形成了党政军警兵民多方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守护着祖国的西部边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的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哨所,它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当地干部职工群众凝聚力量,团结守护山河无恙;同时,它也是指引未来的方向标,激励大家不懈追求,向着自力更生、兵团繁荣、国家长安的目标砥砺前行。

图:第三代哨所

遥看雪域边关,丈量祖国疆域。界碑,对于赛力克·库马别克家而言,便是承载着世代情感的“传家宝”。他与父亲相继戍边守边四十年,是祖国边境线上无数护边员的缩影。一代接着一代护边员,他们以切实的行动诠释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中国日报新疆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