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现苏门答腊犀化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22 11:43:49
分享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期在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开展野外考察时发现一具较为完整的犀牛头骨化石,经鉴定系苏门答腊犀。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所在区域的古生态古环境特征和进一步了解该物种在中国灭绝的原因。

截至目前,双河洞已探明连通长度达409.9公里,纵深达912米,是“亚洲第一长洞”。这具犀牛化石的腿骨等其他部位骨骼被埋在季节性地下河的冲积物中,但头骨保存十分完整,两排整齐的牙齿清晰可见,头骨长约60公分。

“整个头骨是侧躺在那里,保存得非常好,包括牙齿所有的部位都没有受到破坏,这对我们鉴定它的形态特征、了解双河区域古动物群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德远介绍。

“我们这次只取了一点小的骨片,头骨、颅骨这些重要部位尽量让它保存在原地。”他补充说道。

苏门答腊犀是亚洲三大犀牛物种之一,是现存体型最小的犀牛,也是唯一一种长有两只角的亚洲犀牛,曾广泛分布于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等,现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估计,世界上仅存的苏门答腊犀牛不到100头。

“这一发现表明双河洞甚至贵州北部在过去水资源丰富,是茂密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家园。这也可能揭示苏门答腊犀在中国灭绝的原因不是人类活动,也有可能是气候变化。”

三十年来,中外科学家对双河洞进行了多次联合科考,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如大熊猫、剑齿象、鬣羚和大灵猫。

“双河洞是中国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它是世界罕见的一座巨大的洞穴系统。大型哺乳动物可能会在这些洞穴中绊倒,尸体沿着地下溪流被带入洞穴深处。而与陆地相比,这些洞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更重要的是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是洞穴里频频发现化石的原因。”王德远解释道。

接下来,科研人员将对本次新采集的样品进行研究,来推断苏门答腊犀的演化过程以及所在区域的古生态古环境特征,进一步了解这种在中国已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

接下来,科研人员将对本次新采集的样品进行测年工作,了解这头苏门答腊犀生活的时代。并开展骨骼形态学、古NDA分子生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来推断苏门答腊犀的演化过程以及所在区域的古生态古环境特征,进一步了解这种在中国已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地下探险者利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能深入地下,更多未知的的洞穴开始被了解,从而许多珍稀的化石也随之被发现。”王德远表示,向探洞爱好者们传播化石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记者 王小予 杨军 编译 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原文见7月22日中国日报旗舰版、香港版9版 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7/22/WS669daf88a31095c51c50f2d0.html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