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享有优质便捷医疗服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推进医共体建设综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03 20:41:11
分享

“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专业的诊疗服务,不用来回奔波,非常方便。”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医共体三团分院的回访电话,李子木(化名)欣慰地说。

因左侧腹部发现包块、腹痛,3月22日,李子木到第一师医院医共体三团分院就诊。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分院向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普外科一病区申请会诊,总院选派2名外科专家赶赴分院,为其成功实施了左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第一师医院普外科帮扶三团分院成功开展左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资料图)

而在过去,要做这一类手术,需要患者前往师市级医院。如今,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这一喜人变化,源于师市全力推进“医共体”建设。

自“医共体”建设启动以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第一师医院、阿拉尔医院两大“医共体”为突破口,完善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制度,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基本构建了“师强、团活、连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技术服务提上来、优质资源沉下去、医疗成本降下去”的目标。

上下联动成为“一家人”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近日,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学英、康复科主任王苑、神经外科医生玉山江、泌尿外科医生黄永龙等专家来到六团分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专家的下沉服务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注重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结合,探索符合基层需求的医疗模式。

第一师医院医共体荣获中国第八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医共体建设标杆奖” 。(资料图)

让牵头医院专家“下沉”,分院医护人员出诊、带教,并使这项工作常态化,这是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为加快内部融合迈出的关键一步。针对团场分院医疗服务能力较弱、学科建设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专家开展的各类培训、各种活动,都会组织各分院医护人员参加,上下联动,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和各分院成为“一家人”。第一师医院医共体全面落实国家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政策,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见成效。5月18日,第一师医院医共体荣获中国第八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医共体建设标杆奖”,是新疆及兵团首个获此荣誉的医疗单位。第一师医院医共体还连续2年获得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基层诊疗急救水平

如何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这是师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初被追问较多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面临着基层医疗队伍薄弱、水平不高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现行医疗卫生机构体制的诸多壁垒,比如基层医生的医学技能培训、职称评审、薪酬等方面的问题,要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我们必须勇毅破局。”第一师阿拉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江艳说。

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根据“一院一品”发展需求,以人才长期派驻和柔性流动两种机制交叉互补进行优质资源下沉,共派出4批次270人次优秀医疗人才、18人次护理骨干赴分院进行帮扶,同时借助总院优质医疗资源积极开展手术,2023年各分院开展手术1659台次,为2022年的近3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9项;一团分院口腔诊疗3216人次,同比增加51.77%,三团、五团分院高分通过全国胸痛救治单元验收。

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4名专家到六团分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资料图)

郑江艳说:“连队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建设医共体能有效提高团场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目前,师域医共体已根据各成员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改善职工群众的就医体验。”

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通过规范化培训、带教培养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医生的培养、培训力度。目前,基本形成“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层医生与职工群众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促使基层医生的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现在我们小病、慢性病不出连,大病有绿色通道不耽搁,基层职工群众再也不为生病发愁了。”郑江艳说。师市围绕医共体建设做文章,借助师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和技术力量,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密结合、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了师、团、连三级有序良性诊疗体系。

稳连级“网底” 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5月13日,记者走进九团梨花镇十六连卫生室,只见房间宽敞明亮,常用医疗设施设备及药品配备齐全,医生李翔正在为患者诊疗。“连队有了卫生室以后,我们看头疼脑热的病,再也不用去团部医院了。”正接受诊疗的连队居民黄顺芬告诉记者。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加快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师市医共体牵头医院为平台,将师域内的团场医院、连队卫生室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师、团、连一体化的公共卫生体系,打通人员、资金、业务、药械、信息等要素流动渠道,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第一师阿拉尔市卫生健康委加快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形成师、团、连一体化的公共卫生体系,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图为十一团9连职工在卫生室就诊。(资料图)

第一师阿拉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进标准化连队卫生室有效使用,第一师医院医共体辖区46个标准化连队卫生室均正常开诊,全部开通医保刷卡结算业务;依托总院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建设,将可穿戴式心电图检测设备配送至连队卫生室,各分院卫生室2023年上传心电图2405例,提升了连队卫生员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现和识别能力,一团分院24连卫生员古丽米热姆·图尔贡获得2023年度全国心梗卫士-心电一张网·心电诊断中心优秀村医荣誉称号。

   

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当好健康“守门人”

近日,七团玛滩镇职工李小梅带着孩子赵逸再次来到该团友谊路社区服务中心做体检。

赵逸6个月时,家庭医生雷枫为他做体检发现指甲苍白,经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诊断系重度贫血。雷枫立即联系上级医院家庭医生团队,帮助家长将孩子转诊至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儿科住院治疗。

赵逸出院后,雷枫主动联系李小梅,每天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及用药情况,每隔三天与孩子见一次面,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如今,孩子身体已恢复健康。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健康进校园,医师为幼儿科普正确洗手知识。(资料图)

“团场有两个社区,每个社区有一个全科家庭医生团队。此外,我们还组建了慢病管理、结核管理、老年人管理等11个专科团队。”阿拉尔医院医共体七团分医院副院长李洪涛介绍说,慢病预防、日常疾病诊治、健康宣教等,都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为了向重点人群提供精准服务,他们还注重将全科和专科相结合。

阿拉尔医院医共体九团分院家庭医生团队在九团完美小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活动。(资料图)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李哲勇介绍,2020年实施医共体改革后,医院成立了以内科、儿科、妇产科专家等为组长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10个医共体分院按照以“师”包“团”、以“团”包“连”的模式,为所包片区开展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进行医疗技术指导。居民有健康问题,可以先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咨询,家庭医生如不能解决,则会及时联系阿拉尔医院医共体牵头医院。对转诊的患者,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统计数据显示,阿拉尔医院医共体牵头医院现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20个,第一师阿拉尔市近25万名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项目,签约率达93.04%,为构建社区“10分钟就医服务圈”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马良栋 江珊 乔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