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材料新配方,助力节能减排新突破

来源:东方网
2025-05-23 16:22:44
分享

近日,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引发广泛关注。由郑州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的水泥材料新配方,通过创新性地利用固体废弃物,并显著降低焙烧温度,实现了大幅度的节能减排,为水泥行业的绿色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的 “重灾区”,其传统生产方式一直面临着资源消耗大、能源需求高以及碳排放量大的问题。每生产 1 吨水泥熟料,往往伴随着近 0.8 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7.5%。同时,传统水泥生产高度依赖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且焙烧过程需在约 1450℃的高温下进行,能耗巨大。

此次研发的新型水泥材料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关键突破。在原料利用上,研发团队巧妙地将磷矿开采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等多种固体废弃物纳入生产体系,不仅让这些废弃物 “变废为宝”,还大幅降低了水泥生产中因碳酸盐分解产生的碳排放。实验表明,该配方生产的水泥材料对比传统硅酸盐水泥降低碳排放82.82%,对比旧工艺的材料降低碳排放56.78%。

在降低能耗方面,针对磷尾矿的焙烧活化,将焙烧温度从原本较高的水平大幅降低至 750-780℃,这一举措极大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提升了尾矿中镁的活化率,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益。

这种材料目前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在路面抢修以及快速建造行业中,使用新型水泥材料替代传统材料,项目的整体碳排放量显著减少。据初步估算,若该材料在行业得到广泛推广,每年有望减少数千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节约大量的能源资源。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新型水泥材料的设计,为行业应对环保挑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建材乃至整个工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助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重要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