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实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风筝”工程汇聚“暖”流 融合流动党员“伊”家

来源:东方网
2025-01-22 15:00:24
分享

“虽然我们常年在外务工,每次节假日回来党组织都会第一时间积极联系我们。平日里我们支部书记经常到我们家探望我们的父母孩子,让我们这些在外务工的党员特别有归属感,心里别提多暖和……”

伊春市切实推进流动党员“风筝”式管理模式,让流动党员流而不断,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高飞不断线”,持续汇聚党员力量,驱动伊春发展。

实施党员教育管理“风筝”工程,是伊春市坚持将流动党员管理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的重要举措,着眼长远、系统谋划,聚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基础建设,深入研究、把关审定,出台建立《流入地流动党员党组织职责清单》《流出地流动党员党组织职责清单》《流动党员党组织职责清单》《流动党员行为规范》和《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三清单一规范一台账”,健全落实权责明确、程序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流动党员管理持久长效。

建库入册“链”起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网络。

自实行了备案登记制度以后,流动党员的管理不仅规范了,更让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人员减少了不少工作量,“过去我们要‘拉网式’大排查,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相互协调配合,通过原有台账比对、电话、微信、网格员入户,想尽了各种办法,工作量很大。实施了‘风筝’工程,我们就好像真的手里有了线,流动党员主动报备,运用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多向摸排法,大部分去哪儿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好多工作。”

自主上报、上门走访、电话询问、微信沟通……细致深入地开展流动党员摸底,建立流动党员动态数据库,登记入册2204名流动党员“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提高了全市流动党员信息登记与更新的规范准确性和完整性。

多元施教“搭”起流动党员专属学习平台。

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增加,流动也变得更加频繁,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也面临着难题。

尹阿姨是一名老党员了,在伊春的时候习惯了天天学习,因为身体原因到南方短居,刚到就主动到当地社区报到,当地党组织不仅学习资料推送到位,还会定期了解她的思想动态,交流学习心得,确保她的学习不断档。

“我们经常和尹阿姨联系,她从退休开始就坚持天天学习,所以我们就定期邮寄红色包裹、推送学习内容,可不能影响尹阿姨学习。”尹阿姨所在社区党支部书记说道,“这时间一长,尹阿姨与我们两地社区党组织都建立深厚的感情,对目前的生活很是知足,有了尹阿姨的事例经验,我们制定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办法,主动适应现代网络新媒体,探索推行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联在线上管理。”

有了这些好的经验,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难题不再“难”了,学习的幸福感也逐渐增强起来。

立体服务“系”起流动党员温暖互助心弦。

“有困难一定要联系我们,有急事打电话”这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对流动党员说得最多的话,是为了让他们外出安心,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被社区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吸纳加入“大家庭”的张英子在视频中饱含泪水并表示感谢:“外出打工很忙,我很久都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中秋节前,社区党支部准备了精美的慰问品看望了我的父母,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关心,对我家人的关心。近几年家乡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虽然我在外面,也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我想明年回来,在照顾父母的同时,为家乡发展做点贡献。”

“我们实施的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1+N’帮扶机制,就是党支部书记、委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深入了解流动期间工作、生活、学习、思想及家庭状况。让每一位流动党员都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关心。”社区党组织书记对流动党员工作侃侃而谈,“推行在家的党员与流动党员、流动党员与流动党员进行‘一对一’结对互联,对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流动党员提供创业服务,我们都会想尽办法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除了温暖,我们更好把流动党员力量凝聚起来,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发挥作用。”

伊春市全力打造流动党员立体式多维服务,对流出党员“云”上不断“线”,关心其在外务工学习生活和在家亲属情况,对流入党员做好服务对接连好“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红色驿站”“流动党员联络站”等,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积极鼓励流动党员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其主动参与伊春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强化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伊春市委组织部 赵嘉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