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位于市中心城区以西75公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超过80%的土地都是荒漠。
1974年5月,榆林补浪河公社的大喇叭连续广播,宣布要成立一个“长城姑娘治沙连”。自此,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打起背包,扛着红旗,扎根毛乌素沙漠南缘黑风口。从3辆架子车、40把铁锹开始,一代又一代女子民兵,面对茫茫大漠、肆虐风沙,挥洒青春,战天斗地、无怨无悔。
经过15任连长、3位指导员,480多名女民兵的接续奋斗,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打机井15眼,修建引水渠35公里,种草680多亩,1.4万多亩黄沙变成了林带成网、田地成方、渠系配套、粮食自给、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绿洲”,书写出大漠变绿洲的时代传奇。
日晒一层皮 风吹一身土
“我家在补浪河乡点石村,当年一眼望去全是明沙,脚下是茫茫碱滩,眼里是连绵沙丘。1974年我17岁,公社说要成立女子治沙连,我当时就报名参加了。一开始担任班长,1975年是排长,1976年担任连长,一直到1979年。风沙让我们这一代人吃尽了苦头,所以要治沙,我先后把三个女儿都送到治沙连治沙。”1月8日下午,69岁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二任连长张列爱说。
“吃饭端起碗,一碗稀饭半碗沙。”张列爱告诉记者,治沙连的生活条件远比想象中还要艰难,种树日晒一层皮,风吹一身土。晚上住在老乡家,八个人挤在一起,想翻个身都难。“潮湿的沙毡边缘虱子扎堆,连队的女民兵们全身上下被虫子咬出成片的疹子,奇痒难忍,一抓就溃烂流黄水。到了冬天,姑娘们的手裂出一条条血口子,脚趾冻得肿胀发亮,皮肤也在日日风沙中变得粗糙黝黑。”
早上垫地,下午挖井,晚上只要有月色微光,连队姑娘们就不约而同到苗圃摸黑干活。一个春天的苦战,她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可就当树苗长到寸把高时,夜里一场“老黄风”,把幼苗全部埋进了沙里。为了抢救幼苗,姑娘们扑倒在地里,刨的刨,端的端,簸箕、脸盆齐上阵。连续六天六夜紧张奋战,沙子磨破了手指,枝条戳烂了手掌,但没有一个喊疼,没有一人停下,硬是用双手移走了2000多方黄沙,80亩幼苗全部“脱险”。为了防止风暴再次侵袭,她们往返60里,平均每人每天从这条“路”上背回70多斤沙柳条,两个多月后终于搭起了两公里篱笆挡风墙。
由传统治沙向科技治沙转变
1 月 7 日下午,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十五任连长高艺玲向记者讲述治沙连的故事。从最初的“一棵树,一把草”到“草方格+沙生苗木”,再到“固、管、护、养一体化”,治沙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提高了防沙治沙的质量。为解决灌溉问题,连队选派女民兵到水利部门学技术,并向周边打过多管井的农民“取经”。通过多次试验和连日暴晒作业后,连队终于打通了第一眼多管井。之后,连队将多管井技术在补浪河乡广泛推广。“补浪河乡16个村组先后打了1万多眼多管井,解决了全乡15万亩旱地的灌溉问题。”高艺玲说。
为了早日锁住“沙龙”,姑娘们经常超强度劳动,有的女民兵因体力透支晕倒在劳动现场,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每把工具上都留下了血印子,有的连续五六年没有回家过春节。第一代队员席永翠成为治沙连里结婚最晚的姑娘。当时连队规定,一旦结了婚就不能留在治沙连了,为此第6任连长潘生清先后5次推迟婚期,直到24岁才结婚。
20世纪90年代,连队在军地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治沙造林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业,种桑养蚕、栽植葡萄,先后建起了米面加工、酿酒等企业作坊,蹚出了一条“以劳养武、以连养连”的生存道路。2010年7月,连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管理学院结对,成立科技治沙就业实习基地,学院首批8名女大学生加入连队,拉开了连队由传统治沙向科技治沙转变的序幕。连队深入挖掘治沙精神内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把治沙连这面旗帜牢牢插在塞北大漠深处。
昔日茫茫荒漠 今朝片片林区
“我老家在佳县,2023年来到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从小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植树活动。自从来到这里工作,我才了解到老一辈治沙人是多么的艰苦,现在好的工作环境都是老一辈人奋斗出来的。”1999年出生的曹珂菱说,她现在主要的工作是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讲解,把老一辈治沙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尤其是校园里的孩子们,让他们知道现在好的生活环境来之不易,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好环境。
2016年7月,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建成开馆。这是一个集生态文明建设、红色观光旅游、特色农林水牧、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现已建成“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军事拓展训练和生态观光旅游”三大特色基地,以及“红色教育区、打靶训练区、拓展训练区、生态园林景观区、设施农业观光区、生态特色养殖区、观光旅游区、拥军爱民示范区”八大特色功能区。
“与风沙搏斗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治沙连组建初期,姑娘们住的是自己搭的柳笆庵子,吃的是冷水拌炒面,靠着顽强的拼搏精神,硬是在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工具简陋的荒漠中立住了脚、扎下了根,用双手将一块块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荒漠沙滩变成了绿色田野。”2024年5月14日,榆林市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建连50周年座谈会上说,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成为了榆阳区军地共建、军民融合的一面旗帜,成为了防风固沙、战天斗地的一张生态名片,成为了扎根基层、执着坚守的一根作风标杆,成为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一个巾帼榜样。
昔日茫茫荒漠,今朝片片林区。这是一手一土累积、一草一木相续的生命绿洲,更是480多名治沙姑娘用青春和汗水在大漠深处筑起的绿色丰碑。连队累计受到省(军)级以上表彰奖励23次,获得“新长征突击队”“绿化祖国突击队”“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治沙英雄女民兵连”等荣誉。
保护治沙成果 讲好治沙故事
据悉,治沙连延续了建连之初的编制,现有女民兵54人,常驻连队8人,常驻人员主要负责连队日常工作和治沙连展览馆讲解。其余女民兵分散在补浪河乡一些单位和村组各自生产生活,在治沙连开展治沙护绿工作和民兵训练时,迅速集合完成相关任务。
2023年3月,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迎来了民兵新入队及全连全员重建。为此,连队还专门组建了一支治沙精神宣讲队伍,旨在将连队的治沙故事及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从连队展览馆走向广大民众。自2023年以来,连队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00余次,成功吸引了榆林市32所中小学、15000余名学生走进治沙连展览馆,聆听治沙故事,学习治沙精神。
在治沙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榆林人赓续奋斗,把一片片大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全体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认建、认养、捐资等多种形式参加植树造林,“家庭林”“亲子林”“纪念林”“碳汇林”等层出不穷,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在榆林大地蔚然成风。
“与四五十年前极度艰难的治沙环境相比,现在已经算不上苦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保护好前辈们的治沙成果,把她们治沙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治沙造林工作中,把治沙精神传承下去。作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十五任连长,我会拿好时代接力棒,守护好身边这片绿色。”高艺玲说。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