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秋天,正是音乐与友谊如诗般交织的季节。作为法国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的翻译和领队老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见证了一段跨越国界的美好旅程。这次海南之行不仅是一次音乐的盛宴,更是中法友谊的深刻见证。
(5月6日,“中法友谊之声”音乐会中法人员合影 Fatima Maarafi摄)
初遇与重逢:音乐会上的美好缘分
回想起5月6日,我们在巴黎20区市政厅节庆礼堂举办的“中法友谊之声”音乐会,那是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化艺术盛会。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Le chœur des Polysons)、巴黎风雅亚欧音乐交流协会(Association Vent d’Orient Vent d’Occident)的“和·韵”中法合唱团(La Chorale Chin’harmonie)携手远道而来的海南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与黎族、苗族的音乐家们共同打造了一场中法特色相融合的音乐盛宴。
许多法国友人通过那场音乐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黎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聆听到用黎苗方言演唱的歌曲《黎苗姑娘美呀美》、《五指山请酒欢歌》和《茶香黎韵》与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竹乐器——“鼻箫”演奏的《久久不见久久见》。同样,海南的孩子们和音乐家们也第一次听到了法国儿童和中法成人合唱的中文、法文歌曲。
(5月6日,“中法友谊之声”音乐会活动组织方代表合影 丁乾斌摄)
这场音乐会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跨越国界搭建起“友谊之桥”的力量,更让我们满心期待着未来的重逢。我们非常惊喜——仅仅在五个月后,巴黎“宝丽声”童声合唱团便受邀前往海南五指山,奔赴这场美丽的音乐之约。
海南之行:友谊在音乐中升华
这次海南之行并非一帆风顺。我们经历了海南9月超强台风“摩羯”的考验,它影响了签证的进程。然而,当我们抵达五指山,见到当地朋友们热情洋溢的欢迎场面,中法孩子们开心拥抱的画面,让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等待都变得值得。
在三场中法童声合唱“友谊之桥”音乐会和走进海南多所学校的研学交流活动中,“宝丽声”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与海南小伙伴们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每次演出前,我都能看到中法孩子之间各种温馨的画面:孩子们互相帮忙扎辫子;大孩子还会主动分担老师的工作,帮忙点名、整合队伍等;黎、苗族的几位小朋友还主动在临别前把自己喜爱的银质头饰送给了他们的法国好朋友;法国孩子们努力学习中文,不断问我这怎么说那怎么说,并手舞足蹈地与中国小伙伴沟通……这一幕幕都让我们十分感动,中法孩子间的友谊在这些细节中不断升华。
文化体验:黎陶制作中的创意与情感
离开五指山前,法国孩子们体验了黎陶的制作过程。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有的把黎陶塑成玫瑰型,有的塑成五角星形,还有的塑成五指山的形状。他们纷纷表示,要把这些用心制作的黎陶作品留给在五指山结识的小伙伴。这些简单质朴的画面,触动人心,治愈心灵。
(10月31日,法国巴黎“宝丽声”合唱团的师生们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准备登机返回巴黎 五指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友谊延续:未来的希望
作为翻译和领队老师,这段时间虽然工作强度大,但看到孩子们因音乐结下了真挚友谊,我感到无比欣慰。
有几个法国孩子通过社交软件给我留言说:“非常感谢你这些天的陪伴,带我们一起探索了解了美丽中国的海南岛。这个旅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特别棒,特别酷,特别美好!”。
“我们刚刚离开你,就已经开始想你了,怎么办?”
中国孩子们也给我发信息说:“好不舍得你们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带法国的孩子回来看我们呢?”
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他们真诚的感谢与留言,成为我在推动中法文化交流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我的绵薄之力。希望通过音乐和艺术的交流,吸引更多的中法友人携手共建这座“中法友谊之桥”。
“音乐无国界”,友谊亦无界限。这次海南之行,让我们见证了音乐的力量,也让我们对未来的中法文化交流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李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