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六师:我把兵团故事唱给你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0-18 16:38:32
分享

我的家乡在乌鲁木齐以北的小城镇,

听说从前只有五户人家和一条渠,

父辈们跟随王震将军四九年来到这里,

屯垦戍边把青春血泪洒满这土地……

微风轻拂,阳光正好,漫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人们听着本土音乐人刘柱创作的民谣《五家渠》,一起回望父辈们艰苦创业的故事,一起回想露天电影院里的欢笑,一起回味车站旁的牛肉面,一起在瓜果飘香的季节里,骑着单车去猛进水库看候鸟和夕阳。

五家渠市市区鸟瞰。

关于这座城市的一切,关于兵团人的故事,似乎都藏在他的浅吟低唱里。刘柱说,《五家渠》是写给兵团的歌,写给屯垦者的歌,歌里有你有我还有他。

唱给兵团人的歌

在一场音乐直播中,刘柱又一次抱着吉他唱起《五家渠》。热闹的直播间里,动人的旋律流淌出来的时候,他已泪流满面。

有网友留言:“这是属于我们兵团人的歌,每一句歌词都无比熟悉。”也有网友说:“温暖的声音和旋律,诉说着几代兵团人的梦想、奋斗和记忆。”

“我的父亲六四年复员后来到这里,他说小镇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我的母亲为了爱情坐着那绿皮火车,五天六夜千里艰辛只为了那誓言……”提起歌词里的故事,刘柱有些动情地说:“那是我父母的故事,也是无数兵团人的故事。”

老一辈军垦战士开发建设五家渠。(资料图)

刘柱是一名“兵团二代”。他从小听着父母讲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历史,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宛如电影画面,在他的脑海里一遍一遍地回放。

“六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这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老部队。70多年前,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他们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青春和热血。”刘柱说,无论走到哪里,兵团精神都是他血液里最纯正的底色。

1964年,刘柱的父亲刘爱林复员,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兵团,被分配到五家渠原工程处。他和战友住地窝子、啃窝窝头,在戈壁荒漠钻井、在寒冬腊月修路建房。塞外的风吹裂了他的脸庞,也吹硬了他的肩膀。

第二年,刘爱林给江苏老家的恋人谢素兰写信:“这里很苦,条件很差,你想好了,来吗?”

“来!”谢素兰坚定地回信。

为了这句誓言,谢素兰和家乡的姐妹一起坐了五天六夜绿皮火车,进疆后又坐汽车,几经辗转,来到五家渠。

见惯了江南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柔和舒适的风,边塞一望无垠的沙漠、寸草不生的戈壁,将谢素兰拉回现实。有一个瞬间,谢素兰甚至有些后悔没有听父母的话……

但为了爱情,更为了脚下这片热土,谢素兰留了下来。

那一年,刘爱林和谢素兰结婚了。戈壁滩上的一个地窝子里,贴上红纸剪出的“囍”字,在战友的祝福声中,完成了一场简单的婚礼。而那场婚礼,成了刘柱的父母最浪漫的回忆。

就这样,刘爱林、谢素兰和身边的战友们凭着对脚下土地的热爱,誓让荒地变良田、让大漠变绿洲。

“没有良田,我们就开垦荒地;没有粮食,我们就努力生产;没有住房,我们就挖地窝子。因为我们是兵团人,要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刘爱林说。

刘爱林、谢素兰夫妇一路相伴走过几十年,如今孩子们长大了,有的在外地发展,可他们还是不舍得离开五家渠。

夏日的午后,阳光从窗外飘洒进来,刘爱林打开随身听,听着儿子哼唱他们的故事,很温暖。

“兵团人的故事,值得我用一生来歌唱。”刘柱说。

写给五家渠的歌

一段熟悉清新的旋律、一些生动诚挚的话语,歌词里是兵团人的故事,画面中有五家渠的风景。

一首歌,一座城。

或许,我们会因为一首歌,爱上一座城;或许,因为一首歌,从此他乡成故乡。

刘柱没想到,这首《五家渠》会拨动这么多兵团人的心弦。

有网友留言:坐在五家渠的夜里,单曲循环这首独属于五家渠的歌,想起那些过往的岁月,热泪盈眶。

“作为一名兵团的音乐人,我一直想写一首关于兵团的歌,但苦于没有灵感。”刘柱说。有一次,他带着女儿回五家渠,女儿问:“爸爸,我们的家乡为什么叫五家渠?”

他很自然地哼唱一句:“我的家乡在乌鲁木齐以北的小城镇,听说从前只有五户人家和一条渠……”旋律从耳旁掠过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五家渠的前世今生。

这首民谣将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历史、一代人儿时的记忆、五家渠这座城市的经历过往,轻轻柔柔地吟唱了出来。

在编曲上,刘柱特意加入小号。他说,军号是兵团人记忆深处的乐器,它浑厚嘹亮却又悠长的声音,像戈壁滩上突然流出的河水,波光粼粼,潺潺不绝。号声响起,便会让人想起关于五家渠的光荣历史。

正如《五家渠》这首歌中唱的,70多年前,五家渠仅仅是一条渠的名字。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荒草丛生,野狼出没,杨、冯、杜等姓的5户人家依着一条渠,在闭塞荒凉的苇湖碱滩上生活。

1950年4月,王震将军来到这里,穿苇滩、翻沙梁、涉溪流,从青格达湖到冯家海子,从老龙河到二屯枯沟,一望无际的沃土良田,点亮了他心中的一个梦。王震将军打开地图,在乌鲁木齐河下游与头屯河下游之间画了一个圆。

这个圆所涵盖的地方,就是今天的五家渠市。

昔日五家渠。(资料图)

五家渠新貌。

1951年7月,80余名战士作为垦荒先遣队来到这里,割苇子、搭窝棚、引渠水、垦荒地。1952年3月,2000余名指战员开赴青格达湖,使用铁锹、抬把子等简陋的工具,修建猛进水库,成为五家渠市的开拓者。

自此,戈壁惊开新天地。

2004年1月19日,五家渠市正式挂牌成立。从此,这座年轻的城市拉开了发展的全新序幕,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规划图纸变为现实,从百业待兴到各业兴旺,兵团人的生活从日渐变好到全面小康……

如今,在五家渠已形成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交汇融合的产业集群,区位、交通、生态以及资源禀赋优势明显,拥有良好的城市配套和产业互动,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

昔日的五户人家一条渠,茫茫戈壁亘古荒原,芦苇碱滩荒无人烟,而今已是万户人家一座城,处处绿荫鸟语花香,西域水城百业兴旺。

五家渠的变迁更像一个梦,筑梦的历程镌刻在兵团屯垦戍边历史的册页上。屯垦戍边的岁月、地窝子里的时光、露天电影院的星空、旱冰场舞会上的爱情……这首《五家渠》把兵团人的经历、故事、坐标串联起来,以音乐的方式,印刻城市的记忆。

属于你我的歌

《五家渠》唱到北边天然湖畔的冯家海子,唱到八一影剧院前的旱冰场,唱到岁月的尽头,唱到记忆的深处。民谣唱出来的都是故事,这些属于兵团人的独家记忆,唱出了许多人的青春,也勾起了许多人对五家渠这座城市的憧憬。

新时代,《五家渠》吟唱的不再是对旧时风貌的追忆,而是对未来的期许。

夏日的清晨,刘柱带着父亲刘爱林又一次走在青格达湖畔,碧水蓝天,芦苇青翠,远处的雪山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一群群水鸟悠闲地在水面游弋。与记忆中不同的是,如今的青格达湖游人如织,他们或泛舟湖上,或林下休闲,或花海合影,这样热闹的画面,很熟悉也很陌生。

游客在青格达湖景区观赏郁金香。

“谁能想到猛进水库会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那可是我们军垦战士一锹一镐、肩扛手抬筑坝而成的啊!”刘爱林感慨道。

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是在猛进水库的基础上形成的。1952年,军垦战士在乌鲁木齐河、头屯河、老龙河的三河交汇口的泉水溢出带上,一锹一镐、奋战四年,修建了人称“军垦第一湖”的猛进水库。

猛进水库建成后,军垦战士们难掩喜悦之情。(资料图)

航拍青格达湖。

时年冬天,积雪盈尺,滴水成冰。没有水洗碗,吃完饭战士们就用舌头舔一舔;没有水洗澡,身上生了虱子,晚上睡觉时战士们脱了棉衣搁在外面,把虱子冻死;住在地窝子里,战士们睡在红柳把子上,早上起来被子上一层霜……正是靠着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猛进”精神,兵团人在戈壁滩上建起了能灌溉万亩土地的人工湖。

曾经,这里是一湾苇湖碱滩、一片荒原戈壁;如今,在湖水的滋润下,这里已是阡陌纵横、瓜果飘香,成为名副其实的“丝路”水城。

拾韵乡愁,守望的不只是故乡风情的温暖,更是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家渠》是属于你我的歌。”刘柱说,这首歌唱出了兵团人最深的回忆,当猛进水库变身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当乌鲁木齐以北的小城镇变身为“一带一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主战场,五家渠还会唱出新时代的故事。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张琳琳 刘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