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十六届全国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海南文昌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0-10 18:27:17
分享

10月10日上午,2024年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学术年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十六届全国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海南文昌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国内知名高校代表以及企业界人士共计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水产养殖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学术进展。

(主办方供图)

此次会议以“水产种业 智慧养殖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有主会场和“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养殖与渔业设施”、“饲料营养与疾病防控”三个分会场,为专家学者、研究生与企业搭建了对接与合作的平台,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机会。

(主办方供图)

(文震霖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作题为《水产育种生物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的主旨报告。桂建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要重点发展水产养殖特别是水产种业,可以聚焦石斑鱼、金鲳鱼以及其他大型海水养殖鱼类的产业发展。桂建芳表示,为了推动水产种业的发展,必须将科研单位、学校、公司企业等各方力量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针对传统海上网箱养殖容易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的问题,他提出,工厂化、实验室化等智慧养殖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些新模式不仅能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还能大幅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带来了《石斑鱼分子育种技术创新与种业发展》的主旨报告。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在海水鱼类养殖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的温暖热带气候和优良水质为石斑鱼等海水鱼类的养殖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和机遇。随着设施化养殖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文昌海水养殖产业园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郑轶在致辞中提到,2023年海南渔业产值达562亿元(含苗种产值),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政策优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深远海养殖和水产种业基地。此次高层次学术大会不仅聚焦渔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也为海南提供了展示海水养殖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并搭建了深化产学研合作、共谋行业发展的桥梁。

文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韩亮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文昌依托区位优势和优质海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以创建海南省文昌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动文昌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精心打造水产产业“两园一港”。她希望通过此次学术年会,共同探索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良策,帮助文昌凝聚行业智慧,汇集产业力量,加快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纪委书记何建湘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基础研究和解决重大关键技术等方面深入交流,发表真知灼见,提出科学建议,推动海水养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祥明介绍说,2022年,该院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文昌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海南文昌渔业创新研究中心。文昌已成为该院重要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近年来,三方以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为据点,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系列工作,逐步打造院地院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品牌。

此次会议是水产领域的顶级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深入交流、广交朋友、广泛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海南等渔业主产区和养殖一线渔民、企业的合作,将学术领域的创新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地方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起来,推动成果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为加快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壮大渔业产业、富裕渔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将持续至11日,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将在3个分会场做70余个汇报交流,围绕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绿色养殖模式、养殖生态环境调控、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养殖设施与工程装备、水产病害防治、养殖尾水治理等专题,聚焦海洋牧场、浅海增养殖、深远海设施化养殖、池塘生态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盐碱水养殖等方面进行研讨与交流,展示科技创新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将前往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渔业现代化。

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文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