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作家古尔图的小说《巴克图往事》以民国时期的边境城市塔尔巴哈台城三十年的风云变幻作为时空背景,通过牛、孔、吴三家两代人的荣辱沉浮,生动演绎出新疆各族人民在时代大动荡中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构成了一篇边城的史诗。对于当代小说作品的“史诗性”,洪子城认为:“‘史诗性’在当代长篇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以揭示‘历史的本质’的目标,在结构上的宏阔时间跨度与规模,重大历史事实对艺术虚构的加入,以及英雄形象创造和英雄主义的基调。”《巴克图往事》在时间上纵越民国成立三十多年的复杂多变的历史,在空间上描写了以中国西北边陲边境城市塔尔巴哈台城为中心的广阔西部地区,涉及牧民、商人、官员、外国人、土匪、学生等诸多角色,融合了家庭、战争、经商、外交、学生运动等多种社会活动,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情节曲折丰富,细节真实而富有特色,歌颂了边疆各族人民扎根故土守卫边疆的伟大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本质认识,是一部具有“史诗性”的作品。在具体的写作上,作家将历史性与文学性相结合,通过人物与坎坷命运的斗争,赞颂了以塔尔巴哈台城人民为代表的边疆人民在激荡的历史洪流中坚守边疆的伟大精神,实现了作品的史诗性建构。
事件与生活图变的历史演绎
在《巴克图往事》中,文学的历史性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深刻地探讨。作品以民国时期的边境城市塔尔巴哈台城为背景,通过精心构建的叙事框架,将重大历史政治事件融入故事情节,作为推动人物命运及情节发展的关键节点。这种方式不仅赋予了作品以鲜明的时代色彩,而且凸显了历史进程在故事演进中的重要作用。作品的叙事开端于十月革命后白俄军队败退至塔尔巴哈台城这一历史事件,随后又通过杨增新、金树仁和盛世才三任军阀的统治更迭以及新疆解放的重大政治变化,勾连起塔城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展现了塔城在历史巨变中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变迁。小说开篇的引言“理想是和平安宁的,历史是残暴不堪的”,预示了作品所描绘的动荡时代背景,隐喻着历史的洪流将无情地冲击着塔城居民的生活,构筑了小说宏大的叙事背景。历史元素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历史维度,也使得个体命运与社会历史的主题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叙事结构,体现了文学作品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艺术再现。
同时,小说的主体是对牛吴孔三家在塔尔巴哈台城的生活的描摹和状写。作者以细致入微的现实主义笔触,写出了以牛吴孔三家为代表的边疆人民的衣食住行,在描写中加入了大量地域民族风情的描绘。如“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牛乳般的云朵被染得火焰一般红,远远近近的牛羊群像棉花团儿一样,散落在深绿的草滩上”“塔尔巴哈台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草原里已经开始慢慢泛绿,圈里的牛羊慢慢走了出来,在这辽阔的天地间啄食”“浮着虚土的街道上,冒着微弱的烟尘”“塔尔巴哈台汉城黎明的味道儿,那是泉水和干涩的泥土混合的味道儿”,以及喝奶茶,吃馕饼,用牛奶煮面条,吃熏马肠,买“恰依”(茶叶)等等生活习俗。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描写生动刻画出边疆地区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民族风情,将深植于人们乡土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的情感焕发出来,实现了历史性与文学性的巧妙融合。这种融合构建出了这部“边城史诗”的基础,展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人物勾连与命运变奏
小说的人物命运不仅是故事情节的载体,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工具。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斗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画卷和社会景象。《巴克图往事》通过描写牛孔吴三家两代人的人物命运,其中吴鸣璋与牛大脚对坎坷命运的斗争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
吴鸣璋是城中的“先生”,祖上是跟着左宗棠进疆的随军郎中,识文断字,思想开明。他鼓励自己的子女拓宽视野,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他将女儿送往由西方人士创办的女校接受现代教育,并支持她远赴上海深造,以期她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成长。然而,吴鸣璋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将第一任夫人和长子吴怀仁从天津接至身边,这一决定伤害了第二任夫人及幼子的情感。而且出于对第一任夫人和长子的愧疚,吴鸣璋未能对吴怀仁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其整日无所事事,最终沉沦于鸦片走向毁灭。家庭的悲剧并未就此结束,吴怀仁和第一任夫人相继死于非命,吴鸣璋自己也在一次土匪的袭击中身受重伤。面对人生的重重打击,吴鸣璋却展现出了超然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与坎坷的命运斗争。他告诉小儿子:“日子总得过下去,人总得活下去”。
牛大脚作为第二代人物的典型代表之一,是被牛道全收养的俄罗斯弃婴,自小被其视如己出。但是她的外貌因俄罗斯血统而显得与众不同,这使她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遭受他人的异样目光。然而,牛大脚以其天性中的开朗、质朴和坚韧,克服了种种困难。她在女校接受教育,甚至掌握了射箭和骑马等技艺。在她大姐的离家出走后,牛大脚被迫代替姐姐嫁入吴家,这一变故标志着她个人自由的终结。吴家婆婆勒令她放弃学业,并且疯狂地逼迫她为吴怀仁传宗接代,这使她感到个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受到了践踏。尽管在吴家的生活让她感到迷茫和麻木,牛大脚却并未放弃对家庭的责任,她努力维系生活,并尝试帮助丈夫吴怀仁戒除鸦片的恶习。小说的最后她经历了婆婆和丈夫的不幸去世的磨难后,发现自己怀有身孕。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她选择了坚强和勇敢,带着新生的女儿继续生活。牛大脚形象的是对抗逆境和展现人性坚韧的生动写照。
民族精神文学考古追溯
作为一部反映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塔尔巴哈台城各族人民在内忧外患的时代大动荡中保卫家园、争取和平美好生活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对民族精神的挖掘与诠释,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通过三次大的危机考验,展现了以牛吴孔三家为代表的塔城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守卫家乡的伟大精神。第一次危机是白俄残军盘踞塔城,在看到白俄军队在边境生事,塔城的道尹汪步端却“为了避免卷入,保卫塔尔巴哈台城的安全,所有武装力量退回塔尔巴哈台满城”,使得“一日之内,整整二十里纵深的边境线被撤空了”,面对此事牛道全“知道道尹的官兵可以撤,而他不能,那里就是他的家”,间接反映了边疆居民的心声和坚守家园决不后退的决心。
在第二次危机中,中亚发生大饥荒,大批难民涌进巴克图。面对难民危机,以牛家为代表的淳朴的巴克图人民仗义地拿出自己的粮食招待难民。“广袤的塔尔巴哈台地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拯救了他们,这些逃难的中亚人保住了生命。”这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善良与牺牲精神。
第三次危机是马仲英与盛世才两军对垒之时,部下马赫英由奇台出发,到北疆窜扰,以求补给辎重,他们听说塔城有武器库便率军攻打塔城。这时全城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保卫家园”,大战过后全城满目疮痍,尽管伤亡惨重,但人们“一边擦干逝去亲人的眼泪,一边准备着各种修葺房屋、重建家园的材料儿”。这些情节不仅展现了塔城人民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勇气,也深刻地揭示了民族精神在共同危机中的力量与意义。这种精神成为人民直面苦难、重建生活的重要支撑,也是小说史诗性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小说《巴克图往事》作为一部深刻描绘民国时期塔尔巴哈台城及其居民生活的长篇小说,通过牛、孔、吴三家两代人的命运波折,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与民族精神的底蕴。通过将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紧密结合,不仅重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抗争,展现了塔城人民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团结与坚韧民族精神内涵。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高志 陈顺新)
作者简介:高志,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 (新疆大学) 基地执行主任;陈顺新,新疆大学202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