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唱新疆,共圆中国梦 ——评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我把新疆唱给你听”流行音乐盛典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19:25:34
分享

近日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在流行音乐盛典中圆满落幕。本场流行音乐盛典一方面是颁奖晚会的表演节目,它以“七彩铸同心”为主题,用歌声讲故事,以歌带情,讴歌新时代新风尚,对作出贡献的文艺单位、文艺工作者进行表彰;同时也是为期17天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压轴之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为载体引爆全场,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划上一个华丽的惊叹号。本场流行音乐会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多元荟萃,形式新颖生动,犹如一个奇幻的万花筒,为观众呈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

一、聚焦同心圆,将新疆的故事唱出来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

本台音乐会以边疆人的生活为主线串联起一个个故事,节目安排如同一个同心圆,开篇是家国天下的壮阔情怀,讲述着“飞越戈壁和大漠,不惧危难和千重带你一起飞”的奉献故事,《星空》是“脚踏着祖国秀美的山河”为国戍边的豪情故事,“美丽世界,你我都还有梦”逐梦的故事和“一颗游子心,长也长不大”思乡故事,中间是发生在博尔塔拉、和田、昌吉等地域发生的缠绵悱恻、纯洁感人的爱情故事,还有维吾尔族歌手粤语演唱《月半小夜曲》,激情四射的演唱,唱出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新疆世居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景和期盼。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爱断肠,大爱无疆,听的是胸怀,共鸣的是情怀。节目高潮部分唱出新时代的主旋律,平凡时代的英雄,成为人人学习的楷模,感动人生,温暖人心。古丽巴努演唱的《守望》以“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为创作视角,用动人婉转的旋律勾勒出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以及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信念。沙漠、驼铃、飘香的沙枣花、高原的雄鹰、代表性的地域,交织成新疆独特的自然风物,加上表演者纯正的新疆土话、标志性的民族唱腔,讲述着戍边、思想、奋斗、奉献的故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同唱新疆之歌,向外传递着新疆人和乐幸福的形象。

二、异曲同心,共创多元文化家园

音乐会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为主体音乐,契合了大众的审美心理,以其强劲有力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直白热烈的抒情方式,迅速点燃全场;舞台上的灯光和音效营造出了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氛围,与观众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手中的荧光棒和击掌器相呼应,打造出一派欢乐热闹的晚会现场。

流行音乐中摇滚、电子、重金属、R&B、校园民谣等多种风格,融入新疆花儿、蒙古长调、史诗音乐吟唱等新疆丰富多彩民间音乐元素,打造出本场音乐会多元文化交汇的独特魅力。《拯救》《月半小夜曲》都是经典老歌,在全国传唱度很高,尤其是后者是首粤语歌曲,其演唱难度很高,两首经典老歌都由维吾尔族歌手演唱,完美诠释了作品。六七十年代的维吾尔民间歌曲《我们的歌声》也是一首经典老歌,由歌手阿不都拉与刘科共同演唱,展现各民族一家亲的内核。

本场晚会将新疆丰富多元的文化融汇于流行音乐之中,用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达到了齐心协力,共创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三、新歌颂新风,弘扬时代新风尚

新创作的歌曲,展现了超前的创新理念和创作才能,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以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元素为基础,加入流行音乐元素,汇入歌颂新时代新风尚的主流音乐之中,通过“深扎”翻制的新曲,既传承了古风古韵,又唱响了新时代的赞歌。

本场流行音乐会上的新歌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民间与流行的碰撞。民间音乐叶尔登·其米格演唱的《博尔塔拉》将蒙古民族唱法加入摇滚元素,歌曲的前半段使用传统的唱法以及相对通俗的音乐风格,后半段由马头琴的节奏变化使音乐风格具有重金属韵味,在流行乐的基础上加入摇滚乐的元素配合自身蒙古族传统唱腔,这样多元的融合为作品添加了更多的层次感。二是古风和现代的交汇,让古诗词插上流行音乐的翅膀。如《疏勒歌》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王昌龄《出塞》两首古诗词融合在一起,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展现了杰出的创作才华,抒写了收复河山的壮志豪情。三是表演方面的创新。乐手在弹奏古筝时运用的并不是传统古筝所需要的义甲,而是用拨片来拨奏古筝。拨片弹拨古筝一改传统艺甲的柔和婉转风格,音色更干脆、硬朗,有一种别样的力量感,带来一种与传统风格不同的现代气息,为古筝增添一些现代不羁和洒脱气息,与现代音乐更好地融合。

流行音乐为何受大众喜欢,因为“时尚”;传统音乐为何不流行,因为太“老”;民间音乐为何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土”。但传统和民间音乐才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根!歌曲的编创,要坚持文化上的守正与创新,正如我们生活一样,要扎根于现实的沃土,抒写当代人民的生动情感,才能成为传世的经典作品。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刘莉)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供稿

文/刘莉(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图/米尔卡米力·买买提依明、蒂力亚尔(新疆艺术剧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