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陕西进出口实现“开门红”|进出口总值1127.2亿元,同比增长9.7%,高出全国4.7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4-18 13:34:27
分享

4月18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一季度陕西省外贸进出口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西安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陕西省进出口总值11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增速高出全国4.7个百分点(全国增速5%),进出口贸易总值在全国排名前移至第18位,进出口实现了“开门红”。

发布会邀请西安海关副关长李晋生,西安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崔颖、口岸监管处处长王旭出席,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一季度陕西省出口进口实现“双增长”

据介绍,今年一季度陕西省进出口呈现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

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出口进口实现“双增长”。一季度陕西省出口748.8亿元,增长14.7%,出口增速高出全国9.8个百分点(全国增速4.9%);进口378.4亿元,增长0.9%。出口、进口“双增长”,体现了陕西省开放型经济回升向好,也为各国企业与陕西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营主体更有活力,民营企业占比近4成。一季度西安海关办理新增备案报关单位736家,增长27.6%,其中新增备案的进出口企业708家,占新增总数的96%。陕西省现有备案报关单位增加至19134家,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民营企业进出口429.1亿元,增长0.5%,占进出口总值的38.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30.5亿元,增长20.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5.9%;国有企业进出口64.4亿元,占比5.7%。

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一带一路”占比提升。一季度陕西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47.5亿元,增长19.5%,占进出口总值的57.4%,占比提升4.4个百分点。对韩国进出口261.8亿元,增长36.7%,占比23.2%。对俄罗斯进出口71.6亿元,增长17.9%,占比6.4%。对欧盟进出口110.4亿元,占比9.8%。对美国进出口67.8亿元,增长5.6%,占比6%。

产品竞争优势稳固,集成电路进出口回升。陕西省机电产品出口627.5亿元,增长11.6%,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3.8%。其中,集成电路进出口回升带动全省外贸增长。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向好的背景下,一季度陕西省集成电路出口275.9亿元,进口207.5亿元,分别增长4.7%和44.2%,占全省出口值和进口值的36.8%和54.8%,是带动全省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汽车出口84.5亿元,增长1.6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陕西省延安苹果、富平柿饼、安康蚕种等相继走出国门、迈向中高端国际市场,一季度陕西省出口农产品15亿元,增长41.4%。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回暖明显,复苏势头有望延续。今年以来陕西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强势复苏,一季度出口31.7亿元,增长62.2%,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7.2亿元,增长3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1亿元,增长97.6%;鞋靴出口6.1亿元,增长69.1%。据海关总署组织的全国主要外贸企业调研显示,需求回暖、订单增加和去年基数较低,是增长的主要因素。受访的全国重点劳密出口企业中,有近七成对下一阶段出口表示乐观,预计复苏的势头有望延续。

跨境流动活跃度提升,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一季度,西安海关监管进出境航班2002架次,增长1.9倍。监管进出境旅客24.88万人次,增长6.1倍。进出境地主要是泰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增长3.7倍、6.1倍和6.6倍。一季度,经初步测算,陕西省跨境电商进出口14.3亿元,增长1倍。在新模式的加持下,国内外优质产品能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双向通达,满足陕西省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总的来看,一季度陕西省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陕西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走势没有改变,为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西安成为综合保税区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

综合保税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利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19年以来,陕西新增航空基地、西咸空港、宝鸡、杨凌等4个综合保税区,1个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就是现在的关中综合保税区。目前,陕西共有7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列全国第6位,中西部第1位;其中,西安市有5个综合保税区,成为综合保税区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

近年来,全省进出口总值中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始终占到较高比例,2023年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2101.9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2%。省内综保区以不到全省两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超五成的进出口值,小区域带动大省发展的引擎作用发挥明显。各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高新综合保税区连续两年发展绩效评估在全国和中西部(含东北)双A类排名都在前20名内。

陕西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年均增长13%

中亚是“一带一路”首倡之地,是共建“一带一路”集中取得早期收获主要地区之一。据西安海关统计,“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提出以来,陕西对中亚五国累计进出口值达到121亿元,年均增长13%。去年贸易额达到57.9亿元,增长1.8倍。今年以来,这个势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陕西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额达22.7亿元,增长2.4倍,其中出口21.6亿元,增长2.6倍;进口1.1亿元,增长59.6%。

对乌兹别克斯坦贸易额占比超过7成。粮食和金属矿砂为主要进口商品。“新三样”产品成为出口中亚五国的主力。“新三样”产品出口13.2亿元,增长22.6倍,占同期对中亚国家出口值的61.1%。其中,光伏产品出口7.5亿元,增长31.4倍;电动汽车出口5.7亿元,增长16.5倍。与中亚五国跨境运输方式更加便捷高效。陕西与中亚铁路运输进出口16.7亿元,增长7.4倍,占比73.4%。另外近三成是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进出口5.9亿元,增长29.6%,占比26.1%。

陕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进出口值超万亿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省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发展的十年,现在正积极拥抱第二个黄金十年。

据西安海关统计,2013年至2023年间,陕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进出口值超过万亿元,达到1.34万亿元,年度进出口总值由2013年的416.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098.6亿元,年均增长17.5%,占全省外贸总值比重从2013年的33.4%增加到2023年的51.9%,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比重提升了18.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陕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总值达到647.5亿元,增速19.5%,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是57.4%,比重进一步提升。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与俄罗斯、中东、中亚等共建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全面增长。其中,陕西对俄罗斯进出口71.6亿元,增速17.9%;对中东进出口36.8亿元,增长27.9%;对中亚进出口22.7亿元,增长2.4倍。

出口以集成电路、汽车等机电产品为主。陕西省集成电路面向“一带一路”出口达到215.8亿元,增长10.5%;汽车43亿元,增长42.4%。“新三样”出口依然表现亮眼,其中光伏产品、电动汽车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分别出口41.1亿元和8.7亿元,分别增长是56.3%和7.7倍。此外,纺织服装出口11.1亿元,增长60.8%;农产品出口6.4亿元,增长27%。

进口以集成电路、能源矿产品等为主。集成电路进口107.4亿元,增长1.8倍;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5.2亿元,增长12.8%;此外,农产品进口5.5亿元,煤及褐煤进口4.3亿元,金属矿砂进口3.1亿元。

铁路、公路运输方式进出口增长明显。铁路运输方式对共建国家进出口80.2亿元,增长46.6%;公路运输方式进出口25.4亿元,增长4.1%。中欧班列、中老铁路、中越铁路等国际联运稳步发展,枢纽功能持续增强,贸易成效日益显著。其中中欧班列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据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一季度中欧班列(西安)开行1047自然列,增长16.7%;运送货物总重113.4万吨,增长13.1%。

今年一季度,海关总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合作文件11份,其中涉及农食产品准入9份、机制性合作文件2份。下一步,西安海关将聚焦“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重点,主动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构筑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作出西安海关更多更好的贡献。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