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商旅体娱”融合发展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4-18 10:44:31
分享

4月17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商务局局长黄瑜晖、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孙超、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郝生旺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

黄瑜晖在发布会上介绍,在过去的一年,全力扩内需促消费、拓订单稳外贸、强平台扩开放、抓安全稳保供,商贸消费持续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1.6亿元,同比增长3.7%。

2023年西安市进出口3597.6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6.4%,对俄罗斯、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1.8%、180.3%,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6.7%,西安市服务贸易额增长47.6%。

同时积极拓展与中亚、东盟、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境外新设企业数同比增长37%。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形成88项制度创新案例,7项获评国家级创新成果。

西安市在全国首先实现中亚“五国六城”客运航线全覆盖,航空口岸货邮吞吐量增长29.1%,航空基地综保区二期通过验收,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上线启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功能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黄瑜晖表示,2024年,西安市商务局将继续不断丰富多元消费供给。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家装家居等大宗消费品买新换新。市区联动、政企互动举办“乐享生活·嗨购西安”2024消费促进年活动,不断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策划举办西安国际美食消费季主题促消费活动,实施老字号和特色餐饮企业进街区、进社区、进景区、进平台、进校园“五进活动”。推进2个智慧商圈建设和10个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打造10个“文商旅消费聚集区”,打造42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进一步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推进贸易数字化、贸易绿色发展。着眼汽车产业、新三样产品等贸易增长点,深挖优势企业外贸潜能,强化对西安市进出口支撑。组织“长安万里行”开拓国际市场行动,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推动制度型开放新进程,全年培育创新案例不少于80项,形成国家级创新成果不少于6项。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畅通制约集成电路、光伏、高端装备制造、会议会展、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传统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组织企业参加服务贸易展会,开展推介及合作交流活动。推进口岸设施现代化改造,优化简化监管流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关税成本和通关时间。设立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

此外,市商务局也积极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份额,优化对外投资国际市场布局,全面提升对外投资合作层级。2024年,西安将积极推进中国—中亚峰会成果落实、推进西安特色餐饮进中亚、进友城,落地一批“丝路长安文化餐厅”,并支持西安企业扩展与中亚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优势企业在中亚国家设立合作园区、建设海外仓,不断拓展西安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据海关统计,2024年,一季度西安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00.5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出口649.9亿元,增长10.1%;进口350.5亿元,增长2.8%。总体看一季度西安市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影响外贸发展的各类因素交织,从西安市情况看,外贸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半导体、汽车等主要外贸产业明显向好,传统贸易市场持续恢复,新兴市场不断拓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动能集聚,全市进出口具有较好支撑。

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能级

孙超介绍,2023年,旅游局抢抓文旅全面复苏的机遇,在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在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等方面持续发力。

2023年西安市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808.78亿元,接待游客2.78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3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电影《长安三万里》、纪录片《一城一味·长安有滋味》火爆出圈,掀起跟着唐诗、美食游西安热潮。新增专项资金5000万元、增加惠民演出1000场次。新增规上文化企业8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4A级旅游景区2家,曲文投第12次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打造“西安年·最中国”“长安夜·我的夜”、矩浪音乐节等活态化吸引物,保持旅游市场热度。加强夜游助力,“长安十二时辰”“长恨歌”焕新升级,西安演艺带动力、带动效能全面彰显,撬动夜间文旅消费。加快创新驱动,打造《唐朝诡事录》《夜谭·丝路》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出非遗新演艺《鼓声不能停》,提升文旅消费能级。

此外,2023年西安市44个文旅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7.4亿元。中国—中亚峰会“大唐盛礼”主题迎宾式获全网赞誉,首创驻场观念演出《无界·长安》《长恨歌》等17台重点旅游演艺演出1.26万场、接待游客1420万人次。全球设计大师巅峰盛会等高规格文旅活动,西安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孙超表示,2024年,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聚焦西安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不断开创西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更大的文旅力量。

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水平。以推动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保护利用为突破,聚焦太平遗址、秦东陵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秦始皇陵、西安城墙等重要文化遗址,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重点文博场馆,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融合性转化、沉浸式展示新路径。

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能级。做强传媒、影视、动漫、文创等优势产业,创建10个特色产业聚集区,构建“1+6+N”文旅产业链群。通过今年的努力实现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大幅增长,游客接待量突破3亿人次,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12%。

提升数字文旅发展水平。以科技赋能为突破,大力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2024年培育100家竞争力强的数字文化企业,构建数字文旅产业集群、产品矩阵。培育30个沉浸式文旅项目,积极应用数字新场景,进一步增强文旅产品科技感、时尚感和吸引力。以深化融合赋能为突破,全面提升研学、购物游、工业游、乡村游等品质,壮大夜游经济、汉服体验、城市漫步等业态。

提升文旅融合创新供给能力。以深化融合赋能为突破,全面提升研学、购物游、工业游、乡村游等品质,壮大夜游经济、汉服体验、城市漫步等业态,2024年计划进一步发放文旅体消费券,释放文旅消费动能。继续做强“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城市IP,做新“西安年·最中国”“长安夜·我的夜”等活动IP,做精“博物馆之城”“西安演艺”等文化IP,做实“西安城墙”“兵马俑”等旅游IP。

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水平。以深度打造“西安演艺”品牌为突破,推出《大秦》等演艺新品,创作一批精品出版物、舞台剧和热播影视剧,推动微短剧、纪录片产业壮大成势。构建“精品演出+旅游推介+文化交流+项目招商”四位一体营销新模式。推动外联创新,加快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

西安“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进入世界前20强

郝生旺介绍,2023年,西安市食品安全连续9年、药品安全连续7年、质量工作连续4年、知识产权工作连续3年获得陕西省评议考核A级等次。全年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57.52万户、同比增长31.33%,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西安市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称号,西安市的“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进入世界前20强。

2023年在陕西省率先建成“企业电子印章系统”,率先推行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推动企业开办与食品经营、药品零售等12个涉企许可事项“证照联办”。截至去年底,西安市市场经营主体在册总量达到317万户、占全省的55%。

西安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0.71件,同比增长26.1%,荣获第24届中国专利奖19项。率先成立西北首家“陕西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西安中心”。累计达到国家级优势示范企业151家、省级217家。

郝生旺表示,2024年,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着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重点打造一批质量强区、强链、强企,培育一批西安质量品牌,创建一批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研制一批新兴领域先进标准,筹建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对创新发展的引领促进效能。全面服务“双中心”建设和“秦创原”,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进线上线下监管执法联动衔接,形成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监管常态。系统推进智慧监管、信用监管、法治监管。拓展“智慧市监一体化平台”智联、物联应用场景,探索推行AI抓拍、智能识别、智能标注等智慧监管手段。建立信用监管公示、约束、分类、承诺、修复、共用“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统一、高效、完善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标准化”体系,真正使西安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走上公平公正、阳光规范的轨道。

摄影:谢伟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