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率降低50%!在中兴通讯南京滨江5G智能制造基地服务器装配车间,通过5G+机器视觉,机器人能精准定位螺钉孔,大大降低不良率。
每年施工周期可缩短10至15天!保定长城精工依托先进的5G-A技术,降低网络停机的时间,车企新车型上新时产线布置更灵活,提升效益约2亿元。
订单从下发到交付最快72小时完成!在全国首家3C行业5G—A智慧工厂——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通过5G—A实现无线化改造,实现小批量订单的柔性化生产。
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建成700个高水平5G工厂。“5G+工业互联网”应用已经逐步由外围辅助环节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延伸,深入到工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创新,加速赋能行业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应用范围更广、融合程度更深,“5G+工业互联网”何以在中国跑出加速度?
时间指针拨回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彼时,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仍处于起步期。5年过去,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需求牵引。在数字化改造中,无论是远程设备操控、智能质检,还是根据订单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线,相关需求都可通过“5G+工业互联网”来实现。“对于个性化定制要求比较高和市场变化特别快的企业,可以把网络无线化的5G有很大优势,因为它重新组织生产线的时候不需要对网络重新布线,这是一种‘刚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
基础支撑。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5G网络建设力度,5G网络覆盖广度持续加大,截至2024年11月末,累计建成5G基站419.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1.5万个。根据各行业实际需求、适用于行业部署和规模化推广的5G虚拟专网也在加快建设。目前,我国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4万个,为行业应用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设施。
政策驱动。《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国家层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密集出台。地方层面,超20个省份发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文件,为“5G+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优,“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正不断彰显巨大潜能。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为“5G+工业互联网”发展绘就新蓝图——
到2027年,“5G+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实体经济重点行业领域,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五方面能力全面提升,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5G与工业将加快融合,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